少年“海祥”,教授“阿祥”
■ 记者手记
□ 本报记者 赵琳
一个人的名字,或许有职业性,或许有地域性,或许有时代性,总脱离不了其所处的时空。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教授“阿祥”,都是一个不那么“和谐”的搭配。
很多人好奇“阿祥”为什么是个大学教授。“一看我的名字就不是北方人,阿祥,是江浙一带的名字。但是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很多叫德贵、桂山……”谈起名字,胡阿祥打开了话匣。
胡阿祥并不是本名。“我本名叫胡海祥,小名叫阿祥。”胡阿祥说,宁波人都叫小孩子“阿什么”,所以大人都叫他“阿祥”。再加上小时候长得胖嘟嘟,老师也喊“阿祥”,等到填毕业证书的时候,阿祥顺手写上了“胡阿祥”,就这样一直用下来,反倒成了大名。
高等学府里的“阿祥”,师从名门,专攻历史,但讲史从不“正经八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时是“胡”说历史:变个角度,换个说法。历史不是花枝招展的,历史在他眼里却必须是引人注目的。“不然,谁还会去看中华的历史呢?”
回想起小时候,胡阿祥说,自小喜欢历史、地理与文学,也真的很幸运地学习了历史、地理与文学三个学科。但是因为“背功不好”,他在中学时的历史成绩其实很一般。他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源于中学时发生的一件事。
胡阿祥出生在安徽桐城。这里诞生了名闻天下的“桐城派”,绵延清代文坛200余年。在桐城这样一座小城里,到处都是历史的痕迹。有一回,他和小伙伴在山野里玩,不小心闯入龙眠山的一座荒坟中。当地人说,这座被破坏大半的荒坟里,安葬着桐城知名的清朝大学士张廷玉。
张廷玉和他的父亲张英,被桐城人称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父子,为官清廉、人品端方。清朝康熙年间,张英的家人和邻居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于是家人飞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看后,回了一纸家书——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段美谈被记录在《桐城县志》中,并被桐城人津津乐道几百年。年少的胡阿祥,也从老人口中听过许多回。一天,山下的村民告诉他:当年,宰相坟因为历史原因被破坏,但棺材板和骨殖并未遗失,而是被村民冒险悄悄保留在家中。又过了些年,当地政府修复宰相坟,村民便把保存完好的骨殖和棺材板捐了出来,重建了这处历史景观。
这让少年胡阿祥无比震撼:原来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力竟有那么大,一位去世几百年的古人竟然可以被普通村民如此缅怀。
历史,讲的是往事,落点却是现实。胡阿祥说,如果大家以为,历史不过是故纸堆中的故事,或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那就错了。唐太宗李世民留下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资治通鉴》是明清两代几乎每一任皇帝的必读书,康熙帝更是在《资治通鉴》上留下了一百多处批注……那么多伟人追问历史,是因为史书中记载的因果,往往能够成为今人的参考。
但在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要想快速提炼出“历史的智慧”,并不容易。在记者看来,胡阿祥就是适应现代社会表达方式,能够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历史的“说书人”。
胡阿祥师从历史地理大家谭其骧先生、文史大家卞孝萱先生,在历史地理学和魏晋南北朝史领域,他是国内顶尖的研究者。他在南京大学的历史课场场爆满,一座难求。有学生偷偷录了片段传到网上,累计播放量高达百万次。
国内许多人了解到胡阿祥,最初是通过《百家讲坛》。这档节目在历史爱好者中引起轰动,有人评价:“胡阿祥老师讲得太好了,能够把人目不见睫的东西挖出来。”
在为公众普知、传播历史这件事上,胡阿祥赫赫有名。他曾三度登上《百家讲坛》,担任《国学小名士》评委,撰写《胡阿祥解说〈琅琊榜〉》,三次名列“高校名人网络热度榜200强”。
胡阿祥如此受欢迎,因为他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学者:在这样一个被认为“埋首于故纸堆”的领域中,他却始终都要关注现实。“我所做的,是要让青年人看过来。”胡阿祥说,他希望能让年轻人把目光稍微投向历史、投向读书“那么一点”,让阅读成为日常,让历史照进现实。
“我自己已积累了两万多本书了,是一种财富,相当于坐拥书城。”胡阿祥说,读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比如,他每出一本书,都会让出版社留出“毛边”,签上名、盖上章,寄给朋友进行交流。
“‘毛边’很珍贵啊!晒着太阳,清茶一杯,拿一把裁书刀,读一页,裁一页。”胡阿祥的话语间,都是满足。
新闻推荐
近日,在桐城市孔城镇桐梓村一家农产品有限公司,只见七八名妇女正忙碌着。有的在水池边洗红辣椒;有的将红辣椒切成片子,拌进蒜...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