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四会”倡新风

安庆日报 2019-06-28 09:43 大字

近年来,桐城市在乡村治理中大力推行村民理事会和“一约四会”等村民自治制度,即制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废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约四会”不仅带来了文明乡风,也带来了乡村治理新气象——

走进桐城市范岗镇高黄村,只见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以前,村民习惯将生活垃圾随便乱扔,每到夏季,这里就会垃圾成堆,环境卫生变得很差。”村民徐礼刚说起过去村中的环境卫生深有感触。为了提高大家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高黄村推选出5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村民,牵头组建村民理事会,大事小事同群众商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高黄村村委会主任周桐林说,村民理事会成立后,在环境整治中全程参与、全程管理、全程监督,并成立6人保洁队伍,对村内主要干道及公共场所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监督“门前三包”落实情况,提高村民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现在农村环境确实好多了,每到周末,城里人还过来旅游拍照,在外面创业的年轻人看到家乡发生的变化,都表示要回家乡发展呢。”徐礼刚高兴地说,自从有了理事会带头,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整治乡村环境卫生,共同打造宜居美丽家园。

而位于孔城镇的姜范圩村,因为地势低洼,过去田间地头没有一条像样的机耕路,通往各村民组也没有水泥硬化路面,群众出行非常困难。“虽然群众都很期盼修路,但修路涉及到征用群众的田地,还涉及征地补偿问题,具体实施时阻力很大。”姜范圩村党总支书记梅家书谈及修路遇到的困难仍记忆犹新。

2018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梅家书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他把修路作为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四处筹措建设资金。虽然项目“跑”下来了,但在征地开挖路基时遇到阻力,最后他就想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的办法来化解矛盾,推动道路建设。

姜范圩村“村规民约”规定:村区内各项民生工程建设,村民都要积极支持,涉及田地、地上附属物损毁等,村民均要积极配合在规定时间内清除障碍,所产生费用由各村民组统筹解决,各村民组道路路基由各村民组自行承担田亩费用,依此保障村级各项民生工程建设。“村规民约”是村民集体讨论制订出来的,大家都认可,“白纸黑字”也最管用,最后无一村民因个人利益阻拦工程施工,村级各项民生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今年,姜范圩村铺设一条路基,从村中心主干道到桥头组,须经过养殖户高同元承包的鱼塘,沿线有200米,需砌石拓宽。以往碰到这种情况就会扯皮了,如今不同了,有了“村规民约”,而“村规民约”规定:利益受损由村民组集体承担,也就是高同元受损金额经评估后在其承包的塘租(属村民组)中扣除。“这次修路尽管占用了我家一亩鱼塘,但修路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我全力支持。”高同元爽快地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提前将鱼塘水抽干,支持路基铺设。

梅家书告诉记者,姜范圩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涵盖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村规民约”,有力地推动了该村各项事业发展。仅2018年,姜范圩村就修建水泥道路7.5公里,拓宽道路6.3公里,新建砂石路2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顺利推进,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本报记者 陆飞

新闻推荐

桐城行向“诚信老人”余国云献爱心

桐城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余国云,大关镇台庄村人。七年前儿子得了重病,为了治病,家里除了房子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借了乡里...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