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 ■洪放,桐城人,现居合肥。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散文集多部。

安徽商报 2019-06-23 01:00 大字

诗人张执浩让我喜欢。他有首著名的《高原上的野花》: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

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

这里,在这里,我愿意

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

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

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

我真的愿意

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写得多好!每读一回,我都想流泪。我也想做那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想在村头,看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想做一个永远都不愤世嫉俗的人。这多好!

诗歌无非就是心灵最深处折射出来的光亮。早些年,当我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时,因为偷吃了邻家的香瓜而吓得不敢回家,晚上无处可睡,便躲在村前的油菜田地。油菜茂密,菜角纠缠,形成了一张青色的网。我躺在田沟里,仰着头,努力地向上望。先是黑暗,然后黑暗加深了恐惧;恐惧再回头浓密了黑影,如此交替,我几乎要从田沟里爬出来。但就在那一瞬间,从茂密的菜角之网中,一粒粒豆子大小的光亮,像猫的爪子,悄悄地伸进来。光亮抚摸着我的额头,向下,到达我的嘴唇,下巴,胸部;再往下,一直到脚。我慢慢地就安静了。村庄上油菜田里的安静,是和着虫鸣的,是织着清香的,是浸润着苦难日子后总能生长的诗意的。

一如张执浩在高原上的吟唱。做一个老父亲多么幸福!同样,做一个躲在油菜地里的孩子多么幸福!以至于多年后,我回到栀子沟,还想躺进油菜田里,但茂密的油菜拒绝了我——她们比从前更密,更深,更安静!

新闻推荐

替子还债的老人是诚信的榜样

以前人们常说“父债子还”,而在安徽桐城大关镇台庄村,有一位老人却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主动扛起了替子还债的任...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