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耕 王族友

安庆晚报 2019-04-08 10:18 大字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阳春三月,草茂花盛,桐城先贤姚鼐先生的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图。诵读时,脑海中自然浮出我们小时候的春耕来。

春分一到,气温就飞速往上飚喷。万物竞荣,几天功夫,凋敝了一冬的荒原上就铺了一层如茵绿毯。紧接着,油菜花又适时绽开,在这绿毯上点缀出了一簇簇金黄。红花草更是这个季节当仁不让的主角儿,转瞬又把这葱茏的原野染成胭脂般的绯红。

原野红了的时候,预示着春耕开始了。农人们三五成群,牵着牛,扛着犁,汇到田间地头忙碌起来了。

那时还是大集体,以生产队为生产单位,每个队都养有三五头耕牛。春耕时,全队的牛都会集中在一起使用。牛拉着犁,走在最前面,耕夫一手攥着牛缰绳外加一根竹丝条,另一手扶着犁梢,走在犁后面。一牛一犁一耕夫,就是一个基本的春耕组合单元。三五个这样的单元集中到一块田里,排成队,就形成了热闹非凡的春耕大场面。“吁”“哇着”“撇着”“扦着”,耕夫不停地呼喝着,同时用竹丝条不断轻轻抽打着牛屁股,这是人和牛之间的信息互动,仿佛牛也能听得懂这些工作指令。此时,这里是最热闹的,役使牛杂乱的吆喝声,牛脚和人脚踹打着水面的哗哗声,间或还有耕夫苍旷的山歌声,汇成一曲交响乐,弥漫到整个原野。有时,布谷鸟也来凑兴,半空里传来几声清脆的“啊呵啊呵”,更为这春耕图增添了几分活力和灵动。

前犁犁过,田土翻转过来,红花草就被埋到底下,成为有机基肥。一犁过后,自然会留下一道犁田沟。后犁再紧挨着这沟犁一道,翻卷过来的田土刚好覆盖住前犁留下的沟。这样,犁田沟不断地向外侧平移,沟一侧的板地上还是妖艳的红花草,另一侧则已是新翻的田土,散发出泥土所特有的浓郁芬芳。这样一道压着一道,一垄接着一垄,平行作业,一会儿,整个田里的耕作土都被翻了个身。

田犁过来后,紧接着就加水浸泡,然后耙平。这样,一块其花灼灼的红花草田就变成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和风丽日时,我最喜欢爬到高处,俯看我家门口的冲田,一层高过一层,错落有致,弯弯曲曲,脉络分明,阳光照射下,一块块镜子熠熠生辉,一直延伸到天际。要是能有台相机就好了,可能随意一拍,就出一张溢美大片。

春耕时鱼儿会多到泛滥。对我们来说,最开心的当然是跟在犁后面逮鱼。只要出手,就会惊喜不断,收获满满。

对了,犁红花草田,有干犁和湿犁两种犁法。干犁,就是犁田的时候,红花草田里没有明水,牛和耕夫都不需要在烂泥巴里折腾,会轻松很多。湿犁,就是先放上水再犁,牛得在水中趟,人也需在水里行,每走一步,水花四溅,哗啦哗啦作响,当然要费力些。但无论是干犁还是湿犁,都是我们逮鱼的好去处。干犁时会有泥鳅黄鳝,犁头一过,田土就翻卷起来,在土层深处躲了一冬的泥鳅黄鳝们,立马就被暴露出来。因为有没有水,它们只能在犁田沟中笨拙地乱拱,慢腾腾的,蹦不了几下。我们跟在犁田的后面,手到擒来。更惊喜的是,这些东西一般冬天是聚在一块抱团取暖的,有时一犁翻过来,一大窝,在乱拱乱动,让我们眼前一亮,心里乐开了花。湿犁时,因为有水,搅动的泥鳅黄鳝拼命逃跑,怪灵活的,也挺快,想抓住它们还得靠眼疾手快,比干田里难捉多了。不过,水田里还会有鲫鱼、鲭鱼,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鲶胡子,这在干田里是没有的。犁田时,也会招来牛鹭子,这种鸟视力奇好,身手也特别敏捷,贴着犁边飞,跟我们争抢战利品。只要鱼儿一扭动,它就一个俯冲,鱼就被叼到嘴里,翅膀一拍就飞走了。有时还很调皮,叼着鱼得意地叮在牛背上,眼睛滴溜溜地看着我们,好像在向我们示威。我们也不示弱,捞起泥巴就砸,它一窜就飞得老远。当然,毕竟我们才是高等动物,抓的鱼绝对要比牛鹭子多得多。

这时如果赶上下大雨,那我们就更高兴了。我们就会冒着雨,在像镜子一样的水田里,用心踩出一行行均匀的脚印。等晚上水漫金山,田里的水往下游塘里泄,塘里的鱼儿就会争先恐后地往田里冲,因为春天的水田里,它们的食物更充足。早上起来,我们从上游的进水口把水支走,田里的水就会慢慢流干,我们惊喜的时刻就到了。我们顺着原来的脚印搜寻,一般每个脚印里都会有两条鲫鱼,大小差不多,在那里相濡以沫,“处涸辙以犹欢”。一会儿就能捡满一篮子。这种办法,是我们捉鱼的独门绝技,不需借助什么工具,就能信手拈鱼,这确实是我们童年的一大乐事。

时代在进步,春耕生产方式也早已发生了改变。机械化耕作,免耕种植,使春耕变得短平快,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环境的变迁,使得现在田里已难得见到鱼儿的影子。我们童年时代那种天真、快乐而简单的快乐,也只能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新闻推荐

枧山家庭林场 林业生态扶贫的领头雁

通过林场务工和发展茶叶,2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枧山家庭林场的林业生态扶贫着实让人为之一振。近年来,枧山家庭林...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