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山家庭林场 林业生态扶贫的领头雁

安庆日报 2019-04-02 09:26 大字

通过林场务工和发展茶叶,2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枧山家庭林场的林业生态扶贫着实让人为之一振。

近年来,枧山家庭林场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创新循环开发新模式,以长短结合为抓手,发挥家庭林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林场、林农双增收,为林业生态扶贫提供了经验,荣获“安徽省示范家庭林场”称号。

枧山家庭林场座落在桐城市青草镇永庭村,最高海拔682米,距离最近的居民点8公里。“这个林场1971年由原枧山村筹建。林场13名职工用了8年时间,才把1236亩荒山全部绿化了。后来,大部分职工嫌这工作环境太艰苦,离开了林场。现在只剩下我这个场长了。”走在通往林场的山路上,汪安东介绍道。步行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林场场部,只见一排七间新翻修的平房,座落在葱绿茂密的林中。

“林业投资周期长,我们为了以短养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茶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有茶园67亩,还扩建更新了茶叶加工厂。更可喜的是,我们林场的生态有机茶叶已经名声在外,销路越来越好。”汪安东自豪地说。

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该林场采取“市场+林场+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不但加强自身林业产业建设,更是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为周边林农代购茶苗,无偿提供技术支持,集中收购茶草,或优先代为加工,帮助林农解决务茶中碰到的难题。

据悉,枧山家庭林场现聘长期工人2人,年工资9000元,其中叶小根是五保贫困户,帮他实现了稳定脱贫。林场在每年茶季发放周边林农用工工资超过12万元,其中有叶高林等21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500元左右。汪安东结对帮扶的吴高祥等4户贫困户,在枧山林场的全力带动下,通过林场务工和自己发展茶叶,每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分别于2017、2018年顺利脱贫。

黄健生陈怀中

新闻推荐

诗赋传情 文明共祭 2019年合肥市第九次清明共祭活动开始报名

晨报讯清明节将至,为进一步倡导殡葬改革新风尚,近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4月1日~4月5日将举行...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