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国庆:致富不忘帮助残疾人

安庆晚报 2018-11-05 09:06 大字

“我计划明年再招一部分残疾人到厂里来就业。帮助残疾人和贫困户这件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脱贫之路。”项国庆对记者说。

□汪向军记者王虎

“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对我来说,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去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过程很快乐。”11月2日,项国庆告诉记者。

今年56岁的项国庆,是桐城龙眠街道龙眠村人。在他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因为左脚脱臼,未得到及时治疗,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就是这样一位五十多岁的残疾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奋斗,如今已在桐城这块热土打拼了十几年,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者。

奋斗不止

1980年,年仅18岁的项国庆,开始学起缝纫。由于残疾,他学得比别人更用心、做得比别人更多,认真看师傅干活,仔细琢磨师傅裁剪、做衣服的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国庆渐渐得到了师傅的“真传”,从裁剪、设计到制作,练就了一手不错的缝纫手艺。别人学艺三年,他只学了半年多时间,就离开师傅。然后自己找亲戚借了150元买了一部缝纫机,挑着缝纫机,走家串户帮人做衣服。

“那时做一件衣服赚几角钱,一个月辛苦下来,也只够养活自己,根本不能贴补家用。”项国庆告诉记者,眼见着赚钱不多,项国庆决定放下家里的缝纫机,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继续奋斗。

1990年,项国庆来到深圳一家服装公司打工,在这家服装公司,他一干就是14年。

项国庆是个敢干的人。经过多年的在外打拼,项国庆掌握了过硬技术,技术在手,犹如家有存粮,项国庆心想,“不如自己单干”。敢想敢做,2004年,他决定回乡创业,创办自己的制衣有限公司。

在创业路上,项国庆遇到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订单。项国庆的生意逐渐做大,在招收工人时,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残疾人或者家庭比较困难的就优先录用。

“我很同情他们,想叫他们在我公司里干点活,能够增加点家庭收入。”项国庆由衷地说。

帮助别人

在项国庆的制衣车间里,只见工人们正忙着裁剪、缝纫、装包。患有肢体残疾的付桂芬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她没有压力,一个月还能挣到3000多元。“老板对我挺照顾的,同事们也都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干活没有压力,在这里挺舒心的。”

许厚才,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自龙眠街道龙眠村项岭村民组,今年51岁,和项国庆同一个村,因残致贫,妻子智力有问题,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出嫁,一个还在中学念书,项国庆将其安排在厂里做杂工,一个月2800元工资,2017年,许厚才顺利实现脱贫。

“优先安排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是我们企业的原则,公司82名职工中就有10个贫困户和7名残疾人。他们也需要这样一个机会,通过自己的奋斗,去改善自己和家庭的条件。”项国庆告诉记者,自己的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像有些残疾人,他们外出打工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根据情况,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活,一个月少说能挣3000元以上,许多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有些残疾人刚进厂不会缝纫,项国庆就办培训班,手把手耐心教。路途较远的残疾人职工,他免费提供午餐和住宿。因为肢体残疾,桐城市残联给予了其企业一定扶持政策。靠着坚韧不拔的干劲和奋斗精神,他的服装厂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目前,在同行业中属于发展较快的企业。

如今,项国庆的服装厂已逐渐步入正轨,拥有近百台先进机器,外贸订单源源不断,产品销往西班牙、美国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千万元。

项国庆是个懂恩的人。项国庆在做大企业的同时,依然帮助着身边的残疾人自立自强,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我计划明年再招一部分残疾人到厂里来就业。帮助残疾人和贫困户这件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脱贫之路。”项国庆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本报讯(黄国强尹芳王虎)10月31日,记者从桐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一刻不耽误”行政审批制度...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