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诗话 (三十五)●周大成

嘉峪关日报 2018-09-11 09:56 大字

方正瑗

金锁严关绝塞开,旅人乘兴上楼台。

天山雪影浮空去,瀚海风声卷地来。

揽辔平生微有志,筹边万里愧无才。

遥闻戍楼传呼急,内召将军拨马回。

这首诗写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秋,是作者登嘉峪关楼,闻查郎阿将军入觐的消息后作。雍正十年(1732年),时任吏部尚书、陕西总督查郎阿领命兼宁远大将军衔,率师西出嘉峪关,征伐蒙古噶尔丹策零叛乱。仗打了三年,叛军节节败退,雍正十三年(1375年)噶尔丹策零乞和,战争结束。这年八月,雍正帝病逝,新君乾隆即位,查郎阿奉诏撤兵入觐(jìn朝见皇上)。按古代礼制,春见天子曰“朝”,秋见天子曰“觐”。查郎阿当于这年秋天应诏回京面君。

作者方正瑗字引除,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约清世宗雍正末年至康熙朝在世。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官至潼关商道。曾任征西大将军查郎阿幕府军需,往返于玉门关内外,辗转万里筹备军饷。

这首诗的大意是:巍峨的嘉峪关高矗于西疆边塞,雄视关西大地。我登上城楼远眺,见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阳光下蒸腾的水汽雾霭飘浮在空中动荡不定。深秋的大漠时而阵阵狂风怒号逞凶示威。身为朝廷命官也有建功报国之志,只是愧乏筹边之才,有负平生之志。遥闻戍楼紧急传训,朝廷诏令大将军回京面君复命。诗的一二句照应题目“登楼”,写嘉峪关高矗于河西边塞的雄姿。这里的“筹边楼”指嘉峪关楼。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军事防御前哨阵地,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有“边陲锁钥”之谓,故称“金锁”。“绝塞”本指极远的边塞,这里指嘉峪关的关门。旅人,客居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三四句为作者登嘉峪关楼所见,写阳关下云雾缥缈的祁连雪山和狂风怒卷大漠的肆虐景象。描写形象准确,用笔有神,堪称名句。五六句流露了作者的微怨,感慨空有报国之志而不能实现。“揽辔”原指官吏到任能澄清政治,稳定乱局,这里是作者自谓之怨之词。最后两句又照应题目“登楼”,闻宁远大将军入觐而作结,“内”指朝廷。全诗写得明快利落,条理井然有序,对仗工整,自然贴切。

(三十五)

周大成

新闻推荐

徐璐是谁?徐璐个人资料作品介绍

《我就是演员》第一期已经录制完毕,在9月7号左右就登上荧屏和大家见面,当然主持人依旧是张国立和伊一。而在最新的预告...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