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朝牛人短故事(十八)/

华西都市报 2017-09-16 05:59 大字

车笠之交

雍正5年(1727),浙江海昌县人陈甫南与仁和县人沈椒园,一起到北京参加会试,两人同乘一辆马车。

走了几天后,他们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每天都有一个戴着斗笠的少年跟在车子后面。他们下车拦住那少年,问他跟在后面想要干啥。

少年说,他姓方,安徽桐城人,要到塞外的黑龙江去看望父亲,但身上没那么多钱,只有步行。

那个时代的人非常讲究孝道。陈甫南和沈椒园都被少年的孝心所感动,主动邀请少年上车一起走。但车身狭小,坐不下3个人。

大家商议,每人每天轮流走路30里,乘车60里。到了京城后,少年与两人依依惜别。

一晃20多年过去了,陈甫南当上了云南巡抚,沈椒园也当上了山东按察使,两人都因事入京。

进入直隶境内,有直隶总督的官员前来迎接两人。到了总督衙门,两人才知道,当年一起乘车的少年方观承,如今已是直隶总督了。

方观承与陈甫南、沈椒园相见,分外亲热。方观承感谢两人当年的车笠之交,设宴款待,大家畅饮10天后方才告别。

屠夫之恩

方观承家穷,那年进京赶考,走到半路,钱就用完了。时值寒冬,衣不蔽体。

一天,他来到一条有很多肉铺的小巷。他看到有一个老屠夫,每卖一次肉,都要跑到对面的铺子里,请人帮他记账。

老屠夫跑来跑去,很累;帮他记账的人,很烦。

方观承看在眼里,笑了起来。老屠夫瞪着眼睛问他,你笑什么?

方观承连忙拱手说,我不敢笑您,只是看到您跑来跑去太辛苦了。我略识几个字,您要是不嫌弃,我可以帮您记账。

老屠夫很高兴,把纸笔借来,他切肉称肉,嘴里报数,方观承就奋笔疾书,账记得清清楚楚,丝毫不差。

到了傍晚,老屠夫把剩下的肉背上,对方观承说,我知道你还没吃饭,到我家吃饭去。

到了家里,老屠夫叫老婆赶紧做饭,叫十八九岁的女儿温酒,热情款待方观承。交谈中,方观承得知老屠夫姓胡。

胡老汉对方观承说,他没有儿子,现在快过年了,生意特别忙,如果你愿意留下来帮我一把,过了年再走,我一定要酬谢你。

方观承答应了。从此,方观承每天都去帮着胡老汉记账,胡老汉每天都酒肉款待他。到了正月初一早上,胡老汉给他备了一身新衣服。

方观承非常感动,去拜谢胡老汉。胡老汉说,你今后是要当大官的,这点东西不算个啥。

元宵节过后,方观承辞行。胡老汉送给他4000铜钱,把他送到河边。方观承跪下谢恩,胡老汉也跪下还礼。

多年后,方观承当上直隶布政使,派人带了1000两银子去找胡老汉谢恩。不久,派去的人回来说,胡老汉夫妇已经去世很久了,他的女儿也不知道嫁到了哪里。

方观承后来每次给人说起这事,都热泪长流,听他讲述的人也为之动容。

算命先生

方观承告别胡老汉,经过杭州时,路边一个算命先生看到他走过来,立即起身作揖说:“贵人来了。”

方观承对算命没有兴趣,有些生气地说,我又不算命,你就莫要忽悠我哈。

算命先生把他拉到一个寺庙里说,你啊,今后要当总督的。你赶紧到京城,机遇会来的,你不要错过。

算命先生回家拿出20两银子送给方观承,拿出一张纸,写上一个人的名字。算命先生特别交待说,今后有这个姓名的总兵会因贻误军机当斩,你无论如何都要救他,就当是对我的报答了。

方观承到了京城,果然机缘巧合进入仕途。不到10年时间,他官至陕甘总督。任上,有一个与算命先生所写姓名相同的总兵因贻误军机获罪。

方观承想到了当年算命先生的重托,竭力为总兵开脱。这事过后,方观承找来总兵,询问他的身世。原来,这个总兵就是当年那算命先生的儿子。

你也配

乾隆帝第11子是成亲王永瑆,书法非常有名。永瑆曾经给内阁学士谢阶树写过一幅小楷《黄庭经》。

有个都统(一旗的最高长官)看到这幅《黄庭经》,非常喜欢,也想得到永瑆的字。

他花了数十两银子买了一卷名贵的宋纸,跑到王府,跪着请求永瑆给他写一幅字。永瑆答应了。

第二天,永瑆派人把那卷纸送到都统府,都统大人欢喜得差点晕过去。他展开一看,整卷纸空空如也。

怎么回事?再仔细看,发现一个角上有3个小字,看都看不清楚。凑近仔细辨认,那3个字是:“你也配”。

好响亮的一记耳光! 王麓

新闻推荐

汪晓彬:中年就是有多少粉做多大粑

人物:汪晓彬年龄:48职业:画家编导现居地:合肥橙周刊(以下简称橙):前不久网上很流行的“保温杯泡枸杞”,成了人到中年的一个代名词,你觉得自己到了中年后,什么成了你经常需要的东西?汪晓彬(以下简称汪):现在降压...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