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协商解民忧 殡葬服务树新风
家里老人突然去世,不知治丧流程,没有治丧场所,年轻的晚辈慌了手脚。日前,常青街道协商会接到群众反映,于是社区召集群众,倾听诉求,协商解决问题。由此,社区成立了 “红白理事会”,专门协助居民操办家中的丧事,倡导“节俭治丧、文明殡葬”,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不仅如此,凌大塘社区还提供了3间公房给逝者家属摆设灵堂,2辆大客车用于来客接送。此外,社区殡葬便民服务联络员全程协助居民处理丧事,并送上慰问金。
殡葬新风进社区
今年5月22日,凌大塘社区的吴大英突然去世,因其之前身体一直硬朗,家人没有丝毫准备。吴奶奶的子女悲痛不已,还得强打精神准备丧事,只是看着眼前的局面,家中民宅被拆迁后还没有回迁安置,现在租住的房东不同意在此办理丧事,从没操办过丧事的他们慌了手脚。
这时,社区“红白理事会”出面了,免费为丧户提供吊唁服务与治丧协助服务。社区免费提供3间公房供丧户搭设灵棚举办丧事活动,免费提供两辆大客车用于来客接送。此外还向辖区去世老人家属送去2000元慰问金及1000元丧葬费。
社区协商会解难事
凌大塘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凌大塘社区有3个村民组拆迁后,1600多位居民没有回迁。“很多未回迁的居民租房居住,一旦有居民家中失去亲人,受到风俗习惯的影响,很多房东不允许租户在出租房内办理丧葬事,不少居民为此一筹莫展,凌大塘协商会的成员把这些问题反映到了社区。”
社区“红白理事会”由此应运而生。早在今年5月,凌大塘社区四楼会议室内就开展了一场对话协商会议。协商会上,街道、社区协商会代表和居民代表就社区老人去世,丧户治丧无场地、治丧无人员协助问题进行讨论协商。通过协商会,凌大塘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免费为丧户提供吊唁服务与治丧协助服务,提供临终关怀性服务,进一步将服务关口前移。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起,合肥市着力加强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宣传进社区工作,推行文明治丧、节俭治丧,倡导厚养薄葬的殡葬新风。
常青街道积极落实殡葬便民服务进社区,满足居民治丧需求。凌大塘社区率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社区不论谁家操办丧事,都会主动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并提供无偿帮助,推动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筹建3间公房提供治丧场所
为使逝者家属切实减轻负担,社区筹建了三间公房供居民使用。6月12日,记者来到了桐城南路与南二环路交口,看到了三间公房,整个面积约有七八十平方,张贴着《殡葬事宜办理告知书》、《烟花爆竹违规燃放告知书》等,内设了简易的桌椅,供逝者家属摆设灵堂,供亲友祭拜。
“社区里谁家里有老人去世只要一声招呼,社区殡葬便民服务联络员马上到场,全程服务。哪怕半夜打一个电话,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居民处理丧事。”
殡葬便民服务联络员不仅为居民带去温暖,还制止了封建迷信行为。居民通过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殡葬法规与政策,并提供殡葬服务咨询等。
不仅如此,凌大塘社区还出资提供2辆大客车供居民免费使用。此外还向辖区去世老人家属2000元慰问金及1000元丧葬费。“目前,在常青街道免费提供公房的也就我们一家社区,今年在这里已送别了12位逝者。”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三间公房可免费供有需要的社区居民使用。一旦有居民家中有亲属去世,直接拨打0551-63442765电话号码,联系社区,殡葬便民服务联络员将上门协助逝者家属办理治丧服务。”
民主协商理“家事”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凌大塘社区“红白理事会”只是发扬居民自治,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悉,2016年6月份,凌大塘社区有威望、有影响的老党员、居民,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成立了社会组织“凌大塘协商会”。协商会主要是了解社情民意,反馈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实施民规民约,维护公序良俗;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开展扶贫济困等活动,协调邻里纠纷。
目前,凌大塘社区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商”为核心,探索出一套“社区协商”工作模式,除了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外,还搭建起社区议事厅、党员会客厅、社区议事广场、楼门议事点等社区协商平台,居民们可随时对社区事务提出意见、建议,共同协商社区治理,共同建设和谐家园。
新闻推荐
陈冰冰到桐城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和防汛工作时强调因户制宜落实刚性举措严阵以待确保江河安澜
本报讯6月10日至11日,市长陈冰冰到桐城市唐湾镇八一村、长岭村,黄甲镇葛湾村、石窑村,龙眠街道龙眠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赴青草、新渡、双港镇查看水毁修复工程,检查防汛工作。...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