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乡愁“捏进”小小蒿子粑

安庆晚报 2016-03-23 11:15 大字

 

 

张德恒

 

记者

 

王虎

每年清明邻近的三月,在安庆市桐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飘起蒿子粑的香味。作为一种传统美食,蒿子粑更寄托了桐城人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推崇。而作为在外地打拼的桐城人,每到这个时候,蒿子粑往往成为不可多得的乡愁记忆。

家住桐城市龙腾街道陈庄村的张桂青,就通过互联网,把家乡的美食“发送”到全国各地,让游子在异地他乡也能吃到家乡特产蒿子粑,也走出了一条排解乡愁的“互联网+”创业之路。

排解乡愁的机会

蒿子粑是安庆市桐城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以蒿子、米粉、腊肉等为原料精制而成。因其食材普通、制作简易、历史悠久而广受当地人喜爱。春暖花开的时节,田野里、路边到处可见这种惹人喜爱的野菜。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张桂青每年都要自己采摘蒿子,做蒿子粑一家人享用。

“每年这个时节,我就是跟一些村民出去采蒿子,然后手把手地教她们,哪些蒿子能摘,哪些蒿子不能摘,比如说还有柴蒿啊,跟这个食用的蒿子,它是有一定的区别的。”3月16日,桐城市龙腾街道陈庄村村民张桂青向记者介绍。

2013年,张桂青在村子里开了一家淘宝网店,专门出售当地土特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乡网友聊起了蒿子粑,表达出特别的想念,这让她萌发了在网上售卖家乡特产蒿子粑的想法。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蒿子粑一上线,就在淘宝网上位居全网首位,销量火爆。

“以前自己也在外面打过工,其实在外面每到这个季节也挺好这一口的。我们家销售一直都是居首位,因为回头客比较多。可能是我们做的口味比较适合他们的胃口。”张桂青笑着说。

家乡的味道

张桂青的淘宝网店一年能卖出四、五万个蒿子粑,每年农历的三月更是能卖到两万个。对于食材,她和丈夫到村民家里上门收购,严格挑选。浸泡、去汁、反复搓揉,剁碎,蒿子的清香散发出来,再把家里腌制的腊肉切成丁,下锅浇油,用滚烫的开水和米粉按一定比例搅拌,捏成圆形,张桂青家做的蒿子粑沿袭着传统家庭的做法,她也用手机将照片拍下来,放在网上,就是自己网店最好的广告。

“因为我们家乡人在外面的都知道三月三都要吃蒿子粑,到了三月三期间呢,大概每天能做到千儿八百个的样子。”张桂青介绍。

张桂青告诉记者,虽然每个蒿子粑的价格只在三、四元钱,但购买的客户大多是在外地的桐城人,他们主要是冲着家乡的的味道而来,为了让游子在他乡能够慰藉思乡之情,她一点也不敢马虎。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价格特别贵的东西,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品质,比如腊肉啊都是自己腌的,然后在腊肉这个配比方面,还有粉的配比方面,都尽量迎合更多人的口感。”张桂青诚挚说道。

现在,张桂青的蒿子粑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张桂青觉得,自己的农村土特产网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了解桐城的美食文化,这是让她很自豪的事情。

新闻推荐

错把油门当刹车 奥迪冲向拉车人

本报讯(姚笃留

 

卢向波)3月30日,一名黄姓女子驾驶皖HE567X奥迪轿车行驶到烟汕线1182公里900米处避让前方车辆时,错把油门当刹车,撞上道路上拉板车的老翁...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