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干部来合肥“取经”
[摘要]已连续选派20人到包河挂职
合肥经济圈圈内城市优势各不相同,采取互派挂职干部的方式,可以整合圈内人才资源优势,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记者从桐城了解到,桐城市已经与合肥市包河区建立了干部双向挂职合作制度,为干部实践锻炼搭建了挂职平台。
已连续选派20人来肥挂职
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习之告诉记者,在融入合肥经济圈的过程中,桐城与合肥市包河区建立了干部双向挂职合作制度,为干部实践锻炼搭建挂职平台。
2012年5月和2013年9月,桐城连续选派两批共20名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合肥市包河区经济综合部门和有关镇、街道挂职学习了三个月。
占冠玮是桐城市农委副主任,曾经在包河区挂职农林水务局副局长。他说,在挂职锻炼期间,曾主动参与挂职单位的分工,实地感受了合肥在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视野得到了开阔,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包河的现代农业发展较好,其经验有独到之处,但对我们来说,借鉴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其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占冠玮看来,面对新形势,桐城农区的农业应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道路。
包河工业园与桐城双新或共建
值得注意的是,挂职干部还发挥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使者,加强沟通,储存了一批关系资源,促成了一批合作意向,使外界更多地关注桐城、了解桐城。
据悉,通过挂职干部牵线搭桥,合肥市包河区工业园与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达成了共建园区合作协议。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金贵先后3次赴包河工业园进行考察交流。
徐金贵介绍,统计显示,桐城两批选派的科级干部挂职回来后,积极发挥自身潜能,已成为各选派单位的骨干力量,一部分干部得到了提拔和重用。其中,1人被提拔为副县级干部,1人被提拔交流到市直部门任一把手,2人被提拔为乡镇党政正职。
2013年10月,合肥市包河区选派5名年轻干部到桐城市挂职锻炼了3个月。
桐城到合肥经济圈挖人才
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创新,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桐城市委始终把加强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作为重点来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经常到合肥来引进人才。
引导企业与中国科技大、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化工院、上海交大、北机所、上机所等省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建立了武汉大学、安农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12家产学研基地。
2014年,还召开“安徽工程大学——桐城市”“安徽农业大学——桐城市”校企合作恳谈会,组建校市科技合作战略联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桐城实际的“政产学研”合作新途径。
为促进人才流动,桐城定期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参加圈内城市举办的各类人才招聘会,解决圈内人才求职难和企业用工难等问题。
派驻干部开启暖企行动
派驻干部到企业开展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经济、抓党建工作,也是桐城的一大亮点。
“桐城市民营经济发达,非公企业发展基础较好。从2002年开始,我们每两年选派一批优秀的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受到企业主的广泛欢迎,促进了干部在经济主战场历练成才。”高习之介绍。
2013年6月,桐城市先后遴选派驻了两批共180多名优秀的机关干部到全市140户中小企业开展为期半年的驻企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据悉,为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桐城市开展了“暖企行动”,精心选派了110名机关干部组成55个服务组进驻全市11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为期半年的驻企服务。
“目前,各服务组正在全面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高习之说道。
新闻推荐
怕家人担心“报喜不报忧” 父亲看穿儿子在“蒙”自己仍很骄傲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