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安徽农金”品牌建设赢美誉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3-12 11:38 大字

[摘要]“安徽农金”品牌建设赢美誉

编者按今年1月31日,安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截至2月底已达到4391.26亿元,比年初增加420.81亿元,增幅10.6%,存款规模稳居全省第一的地位。“安徽农金”为何能让消费者感到安全、方便并愿意把钱存在“家门口银行”?其产品、服务、硬件、品牌与过去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站上4000亿”,详解“安徽农金”快速发展的奥秘。

“看到‘安徽农金\’的标牌,就找对地方了。 ”3月9日一大早,桐城市陶冲镇永庭村的张大爷就赶到桐城农商行陶冲支行,将儿子过年留给他的2万元钱存了起来。

张大爷说,十几年前,镇上的信用社还十分破旧。而现在,信用社变成农村商业银行了,地方越来越大,环境和服务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他们告诉我,有这张金农卡,不管是在在镇上,还是在县城,或者是全省任何一家有‘安徽农金\’标识的银行,都可以一样存钱取钱。而且存款利率比其他银行要高,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到这里来。 ”

“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到这里来”,简单的一句话,体现的不仅是农民朋友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任,更是对“安徽农金”品牌的认可。如今,“安徽农金”的品牌标识,越来越为全省人民所熟知。在江淮大地的各个交通要道、大小集镇,在普通百姓家中的春联、雨伞、纸袋、瓷杯、写字笔上,“安徽农金”独特的红绿相间的标识熠熠生辉。

众所周知,金融业已迎来品牌营销的时代,品牌竞争早已成为金融企业的新战场。省联社成立后,立即着手开发了 “安徽农金”企业标识,并确立了“诚信相约、共谋发展”的理念。

此后,全系统3000多个网点进行统一的规范,“安徽农金”标识登上了各个营业网点和自助银行的门楣。“不管是信用社,还是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只要看到这个标识,就知道是一家的,办业务非常方便。 ”客户们纷纷表示。

随后,省联社又启动“标准基层行社建设”活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入十几亿元,对门头招牌进行了美化、亮化,规范各网点装饰,统一网点标识,完善服务设施。同时,各行社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合理分区,逐步实现了功能分区、业务分层、客户分流的效果,网点吸存能力大提升。

“‘安徽农金\’是支农服务的品牌,是便民惠民的品牌,这在全系统早已经形成共识。 ”一家农村银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安徽农金”免费代理发放了新农保、新农合、粮补等多项涉农补贴7153万笔、210.18亿元;以17%左右的存款市场份额,发放了全省70%以上的农户贷款、36%的涉农贷款,践行了支农服务的诺言。

去年,在央行调整基准利率之后,“安徽农金”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决定让利于客户,将全系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至基准利率的110%,高出其他商业银行,也一举赢得了市场主动。

“诚信相约、共谋发展”是“安徽农金”的品牌理念,各家行社又从中汲取营养,结合本地实际,努力打造着自己的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市场化的金融竞争中作用愈发突出。 ”桐城农商行董事长苏绍云介绍,为了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立足于“安徽农金”基础理念,该行定位“最具人文关怀的品质银行”,利用网点广泛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最贴心的产品和服务。截至2月末,桐城农商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5.52亿元,居桐城市10家金融机构之首,是全市各项存款的33.49%,独占三分之一强。

去年6月以来,亳州药都农商行则打出了“努力打造免费银行”的口号,自行减免了跨行汇兑等43项收费,在亳州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市政府授予的 “市民最信赖的银行”称号,各项存款较三年前增加60.01亿元,达到96.24亿元,不逊于亳州市各市级金融机构。

毫无疑问,“诚信相约、共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在83家行社得到了体现与延伸,以服务打造品牌,用品牌赢得客户,“安徽农金”将继续致力品牌形象的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曹荣

新闻推荐

农民建房村干部乱收费事发桐城市范岗镇晓棚村

事发桐城市范岗镇晓棚村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