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锻造党建“推进器”助力脱贫“加速跑”——大石乡实施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侧记

太湖周刊 2016-11-25 00:00 大字

“活儿也不重,只要手快,一个月能挣到近2000块钱,对于我这样的家庭,还是很可观的。” 10月31日,在太湖县文桥火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正在组装打火机的鲍长霞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大石乡文桥村在册贫困户, 46岁的鲍长霞和袁阳枝等12人今年被村总支安排进村里能人也是入党积极分子创办的火机厂上班。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带动贫困户就业以助力其脱贫,这是该乡把党建工作与***有机结合,实现党建与扶贫互融互促、同步推进的一个缩影。

如何将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啃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去年以来,大石乡党委在县委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力帮助下,通过党委开路、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的做法,致力把党建扶贫“两张皮”拧为“一股绳”,已取得初步成效。

党委开路党建扶贫双推进

该乡党委坚持基层党建与***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每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党建议题和党建助推***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乡党委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加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借力城乡结对帮扶为突破口,为党建扶贫凝聚起强大的动力。同时,将党建扶贫纳入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把扶贫工作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并用好考核结果。

县委组织部和县供销社作为该乡唯一建档立卡贫困村文桥村的结对帮扶单位,组织了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此基础上,乡党委从乡直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作为其他8个非贫困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同时,把党员致富能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选聘黄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继东、远航番鸭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查余应为村扶贫专干,建强扶贫班子。

“乡党委还充分利用流动党组织的优势,动员他们参与献力于脱贫攻坚工作之中,开展了流动党组织与村的‘双联\’活动,安排驻上海流动党支部联系大明村,驻慈溪流动党支部联系西湖村。”据该乡党委副书记范良栋介绍,为支援大明村的防汛救灾工作,上海流动党支部为大明村筹资1万元。流动党支部负责人和党员还到敬老院和老年福利托管中心开展慰问活动,捐赠生活用品和慰问金,积极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活动等。

支部引路扶贫措施见初效

“这是今年养的第三批肉鸡了,年底出栏赚个1万多块钱不成问题。”40岁的严有根是该乡文桥村前进组的贫困户,在村总支的鼓励帮助下,从去年开始按“公司+农户”的模式,养起了肉鸡。“鸡粪是很好的肥料,我准备用小额扶贫贷款把门口塘利用起来,搞循环种养,县委组织部赠送的50棵樟树目前长势非常好,两年后预计约有7500元的收入,脱贫没有问题!”

严有根对自己能实现预期脱贫的十足信心,源自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的结对帮扶和村总支对自己创业的引导和扶持。“我们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坚持党总支引路,组织引领部分发展能力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村组骨干帮助带动贫困户发展。”文桥村党总支书记陈勇鸿说。村总支通过上党课、外出学习取经等举措,开阔能人视野,拓宽创业路子,丰富扶贫举措。按照村总支的部署安排,陈圣亮、郑金桥、袁协根、鲍常明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动2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鱼、种植等产业,或解决用工等问题。

作为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和县供销社倾力指导帮助村总支开展***工作。“县委组织部干部共联系结对文桥村贫困户41户,主要负责人更是亲力亲为,于上积极争取绿地集团安庆置业有限公司资金支持,于下做贫困户的暖心人。”县委组织部派驻该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甘佩锋说。自2014年底以来,县委组织部为该村先后组织协调党建和扶贫等工作资金近20万元,为每个结对贫困户免费送去50株樟树苗,帮助村里建起了百亩风景苗木基地,同时争取到绿地集团光伏发电缺口资金约38万元。县供销社也解决该村相关工作经费近4万元,并意向性就社村共建基层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站、光伏发电站达成初步共识。

党员带路脱贫致富有奔头

“公司不仅接纳我工作,还安排我参加专业培训,成为了一名技术骨干,年收入有2万多元,生活有了奔头。”今年,在该乡党委和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安排协调下,太湖纯野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大明村党员陈怀新主动接受4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公司就业,该乡大石岭村的王宇就是其中一位。和王宇一同进入该公司工作的贫困户陈艮和还成为了公司的股东,而像他这样的贫困户股东,在该公司共有9户。他们以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公司,每年能分得约3000元的红利。

党员带路,让贫困户看到了致富奔头、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在该乡大石岭村的市级示范合作社黄土地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瓜蒌种植基地,水泥柱子撑起的藤蔓上,挂着很多黄褐色的瓜蒌果,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这东西全身都是宝,都能卖钱。今年我家3亩地能直接分到2000多元的红利。” 60多岁的中和组贫困户黄运珍边掏瓜蒌果实边告诉记者,“我和老伴马上还要搬进易地扶贫搬迁盖的新房子呢。”

大石岭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双培双带”基地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推进***工作上的示范作用,今年利用该合作社现有资源,在基地负责人、党员黄继东的运作经营下,带动30户贫困户种植瓜蒌200亩,安排30个贫困人口常年在基地务工。“在此基础上,村总支决定采取‘总支+合作社’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基地面积,带动更多贫困户发展瓜蒌产业,逐步做成\‘一村一品’,在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总支书记张结民如是说。

(本报记者刘辉陈开明)

新闻推荐

县人大常委会***用真情动真格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战役,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干部职工积极深入精准脱贫扶贫村徐桥镇桃铺村,在进村入户,精准摸底的基础上,逐户分析,因户施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积极作用,“动...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