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母”背后:老年人靠谁来养老
百善孝为先,近日发生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埋母”案,突破了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人伦底线,性质极端恶劣,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埋母”当事人马某受到了舆论的谴责,还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事件背后引人深思,在“养儿防老”为主流的农村,不少老人的养老面临诸多困境,基层养老保障体系的短板亟待解决。
遗弃老人事件时有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像“埋母案”这样遗弃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安徽省宿松县宿松村村民陈某旺2019年2月23日在家中饮酒后摔倒,后被送至宿松县中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医院及派出所、村委会多次联系陈某旺的妻子、儿子前来照料,二人均不予理睬。后法院判决儿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妻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2019年12月10日晚,广西梧州市公安局民警接到报警后在一处山坡中发现一个老年男子。 13日上午,老人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13日下午,老人的妻子和儿子被传唤调查。据老人生前描述,他早年发生过事故,不能走动,他是被同床共枕多年的妻子和儿子用一辆四轮车遗弃在山坡中。
江西南昌88岁的胡金梅老人,膝下育有5个儿女,老人跟子女约定好,由在国内的四个子女轮流照顾。 3月19日,二儿子按约定把老人送到二女儿家,在联系不上二女儿后,竟把老人独自留在小区门口。民警联系到老人的几个子女,问方不方便把老人接回时,几个子女竟互相推诿,令人心寒。
5月11日下午,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遗弃老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2013年至今,总计搜索到244份判决书。
违背人伦法律要严惩
75岁的孙林两年前轻微脑血栓住院,虽没大碍,但儿子不放心,还是把他从农村接到城里一起住。孙林说,在农村老家也会听到关于不孝子女弃养老人的事情,但这个结果的出现是多方面的,一是子女素质低,没有法律意识。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感谢养育之恩。人都有年迈不能自理的时候,作为子女应尽赡养义务,让老人安度晚年。很多在农村的子女和老人文化程度低,并不了解法律规定。第二个原因是农村养老制度还不完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农村老人普遍没有养老金,当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只能靠子女来养活。
读者刘辉说,她一直关注 “埋母案”,非常痛心,“活埋”母亲的儿子理应受到法律严惩,而作为母亲,无论子女们犯多大错,她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去宽恕,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但是,反观这件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更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对于那些家庭情况特殊的老年人,国家和社会应投入更多的关爱。
“母亲节期间看到这则新闻后对这种行为感到十分气愤,对那位老母亲感到惋惜。 ”今年65岁的王希平表示,在传统的认识里,“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个不能孝顺父母的人就是大逆不道、违背人伦,必须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加强孝德教育 保障老有所依
“陕西‘埋母’案,透过现象看本质,实质上就是孝德文化教育缺失导致的人性的泯灭。”青岛市老年学学会老年人社情调研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鸿冰表示,孝敬父母本是传统美德,在道德和现实利益间如果孝德文化教育、宣传到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此外,这件事也凸显了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淡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针对这种现象,除了道德的约束,在家庭养老基础上,还应当增加完善机构养老、福利养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山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田杨表示,无论从伦理、亲情还是法律责任方面,子女对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赡养义务。子女赡养行为的成立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赡养能力,二是有赡养意愿。鉴于家庭赡养是我国主要的老年人抚养方式,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出台诸如长期照护保险等家庭支持政策,减轻家庭成员照顾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解除养老之忧;另一方面,加强关爱老人方面的养老宣传和社区监督,让老年人关爱行动不只局限在重阳节、母亲节等特殊节日期间。 记者 张磊 崔佳佳
新闻推荐
警民情深▲▼“栩栩如生,通俗易懂,有责任,有担当!”近日,宿松县公安局民警吴效赓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的一组宣传公安民警防控...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