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端午,不一样文化
每一种传统风俗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数百年来,生活在大别山腹地的宿松县居民,不仅传承着插艾叶、菖蒲的习俗,而且传承着包粽子、做麦粉粑、裹鸡蛋、制作臭叶豆腐等习俗,使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更富有仪式感。
文化孕育不一样的端午
六月的宿松县乡村,成了绿色的王国,辽阔的植被,葱绿的山林,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丰富的纯天然生态资源,成就了这里独特的饮食文化,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的农家生活。
“我们这儿的山,满山都是宝,野花、野草、野树,个个都有用途,很多野草,是天然的名贵中药材;野树对我们的用途那就更多了,其中一种名叫臭叶树的野树,它身上长出的叶子还可以做豆腐呢!在我们这里的山上,就生长着许多臭叶树,学名叫臭黄荆,每到端午节,村民们就采其叶做臭叶豆腐。”端午节做臭叶豆腐,是宿松县山区居民传承了几百年的习俗,谈起臭叶豆腐,当地村民如数家珍。
笔者在该县隘口乡清河村采访时,正逢村民熊爱武家制作臭叶豆腐,只见她将新鲜的臭树叶,反复清洗多遍后,即放入一个塑料盆里,倒入少量清水,然后用双手将其揉搓成糊状,再用干净纱布过滤,去掉叶渣。之后,取适量的草木灰,用水调和均匀,过滤后,倒进臭树叶汁液中搅拌。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迅速发生反应,汁液由稀变稠,继而渐渐凝固。静置不到十分钟,晶莹剔透、散发出特有清香味道的臭叶豆腐便呈现在大家面前。
当地村支书董方文介绍说,这种工艺是很早以前,山里人在生活极度贫困的年代,为了生存而摸索出来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现在,每当端午节来临,生活在山区的家庭,除包粽子、做麦粉粑外,还要制作臭叶豆腐,制作出来的新鲜臭叶豆腐,不但可以与糖、蒜等凉拌生吃,还可以放入锅中用辣椒一起烧煮,或用香菇、肉丝、鸡蛋一起制羹汤。用它做出来的菜,药食兼备,其味极鲜,具有养颜驻容、清热解毒、明目去火、开胃生津、润肺止咳等功能。每到端午节这天,村民们就会做上这道菜,来款待客人。
据了解,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饮食文化观念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人们不再局限于自己手工包粽子、做麦粉粑了,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包粽子、做麦粉粑所使用的材质和方法了。每逢端午节来临,不少80后家庭,图方便、省事,都喜欢上超市或早点店,直接购买做好的粽子和麦粉粑过节;包粽子的家庭,不再一味地做咸粽子了,还做甜粽子,有的家庭在粽子芯里面,或裹上鸡蛋黄,或裹蜜枣,或裹上回锅肉,或裹上草莓,五花八门,尽其所好。
“过节,不就是图个累!”这是流传在宿松县城乡的一句口头禅,透过这句口头禅,无不反映出人们在赢得幸福生活的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其实,对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来说,端午节传承包粽子、做麦粉粑、制作臭叶豆腐等传统习俗,享受的是不仅仅它们有着百吃不厌的美味,更重要的是享受在制作过程中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生态滋养不一样的和谐
近年来,有着“诗歌之乡”美誉的宿松县,围绕打造“诗意宿松、魅力山水”,在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建设等工作中,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加强人居环境治理,使这里的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
如今,不管是走进宿松县山区或湖区,生机勃勃的艾叶草、菖蒲、箸叶树、臭叶树等与端午节有着特殊联系的野树植物随处可见。
赴二郎镇采访那天,该镇居民曹志杰和老伴正在二郎河堤上采摘艾叶草,茂盛的艾叶草一眼望不到边。指着生长在河堤下面一株株形状像茭白一样的植物,曹志杰告诉笔者,它叫菖蒲,每到端午节,当地村民就会三个一伙、四个一群地来这里采割菖蒲和艾叶草;他们相互协作,有的负责在用镰刀采割,有的负责搬运,其乐融融,将收获的喜悦播撒在绿色的河堤上,而河堤不远处,一群白鹭正在河间嬉水,使六月的二郎河处处呈现“天人合一”的壮美画卷。
隘口乡党委副书记柴贵龙告诉笔者,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隘口乡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工作,使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焕发生机,不但美化了乡村,而且助推了当地农耕文化的繁荣。
现在,居住在隘口乡每个行政村的居民,足不出村,都能采摘到包粽子、做臭叶豆腐所需的纯野生箸叶树和臭叶树叶。
在宿松县农村地区,村民们互帮互助的场景,不只体现在采割菖蒲、艾叶草上,还体现在包粽子、做麦粉粑等习俗上。
柳坪乡柳坪村居民王意华告诉笔者,在他们村里,不管是过端午节,还是过其它传统节日,村民们都会通过保持各种各样的传统风俗活动来丰富节日生活;每逢端午节包粽子时,邻里间就会相互帮助,你洗箸叶、她洗米;你配粽料、她拿水……让平日寂静的山村变得异常热闹。不仅如此,包了粽子、做了麦粉粑的家庭都会将自家的“成果”拿出来与邻里分享;有的家庭不嫌路远,坐车专门送给路远的亲友品尝。
每逢端午节,不少远在外面打工的村民会回家过节,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粽子、麦粉粑等之类的话题了,男的说这家做的粽子味道鲜,女的说那家做的麦粉粑漂亮。有手机微信的妇女和老人,还把包粽子、做麦粉粑、做臭叶豆腐的照片、视频发到朋友圈,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
正式因为传统风俗所搭建的平台,让这里处处充满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让邻居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一道美食会代表一个地区,也会代表一个国家,当说到粽子或者月饼,人们都会想到——中国。而说到麦粉粑、臭叶豆腐、皮蛋,生活在宿松县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端午节,但每逢端午节来临,从宿松县走出的每一位游子,想的最多的,不仅有家乡包的粽子、做的麦粉粑,还有母亲亲手做的臭叶豆腐。
包粽子、做麦粉粑、制作臭叶豆腐……承载的不仅是一代又一代农村人对祖辈的记忆,而且承载着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农耕文化的那份坚守。本报通讯员 孙春旺
新闻推荐
7月28日,多地有关抓获“精日”分子的警情通报“六连发”。当天,辽宁大连、安徽淮南、湖北武汉、湖北宜昌、安徽宿松、江苏...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