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心路

安庆晚报 2017-12-18 12:27 大字

□齐骏安庆晚报记者柯慧敏

“2017年6月28日。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是一个做梦都未曾想到过的日子。从大学校门走出来工作了三十二年之后,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来到了全县八十九个贫困村之一的五里乡六圩村。已过天命之年的我,能否像当年而立之年下乡,那么富有激情干劲,不负重托,不虚此行……”这是宿松县五里乡六圩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廖应乡的工作日志中的部分内容。除了自己的心得,还有定期报送的工作进展简报,他都会认真记录。

难忘,肩膀上的重担

6月28日,54岁的廖应乡从上一任队长手中接过“第一书记”的接力棒。驻村前,他在宿松县人大工作。从县城到农村,廖应乡感慨可回味的事太多。“贫困户的境遇让我感到心酸,扶贫成果则让我感到高兴。”

“村里来了新的‘第一书记\’”……面对村干部、村民的反复打量,廖应乡立即开始转换角色,试着融入基层的驻村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走访、入户登记,廖应乡与驻村工作队成员不分昼夜整理和完善贫困户的资料建档立卡,核实每户基本情况和信息,初步掌握了该村人员、土地、产业等基本情况。六圩村长期遭受洪涝灾害,村级经济薄弱。全村40个村民组,1320户5030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53户843人,计划今年脱贫46户185人。“有劳动能力的基本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人口,多为因病、因学致贫。”廖应乡说。

难忘,贫困村的发展

7月30日,廖应乡接到贫困户周余华的求助电话,对方情绪激动,几乎是在喊着:“廖书记,我实在没办法了。”原来周余华本人在海南打工,在家的妻子得了脑瘤,二女儿读高三,小儿子读初二。家里举债为生,无力供孩子上学。廖应乡在电话里安慰他,并马上和村里相关人员沟通协调,将其二女儿纳入雨露计划,为其小儿子申请到寄宿生补助。听到消息,周余华激动得声音颤抖。他没想到第一书记这么快帮自己把事办了。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家的危房还能得到政策帮扶。

饮水一直是困扰六圩村村民的难题。廖应乡说,现有水厂规模小,只能满足两千多人用水,同时水厂设施陈旧老化,水质没有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考虑到离县城不远,他们正在积极申请接通县城自来水管网,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

为了采取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让贫困村摘取穷帽子,廖应乡认为,“只有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出点子,想办法,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自身的“造血”功能。

廖应乡提出要因地制宜,劝说村里土地集体性流转,要让贫困户握着“土地的金饭碗”增收脱贫。

不少村民有顾虑,不愿土地流转,廖应乡只好和村里工作人员赶到村民家上门做工作。而后,他又帮助协调引进种植能手发展特色种养业。如今蛋鸡养殖基地也发展起来了,村里还引进大户带头搞茭白、黄鳝等特色种养。

难忘,父亲临终的嘱托

廖应乡说,感觉最艰难的时候,是自己老父亲病重的那些日子,白天忙完工作,深夜回去陪伴老父亲,看着父亲状况时好时坏,他的心跟着起伏不安。

“有时候想想觉得挺遗憾的。”廖应乡说。在廖应乡的驻村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些追忆,“父亲一生不易。2014年心脏血管堵塞,做了心脏搭桥手术。2015年老父亲再次做了胃癌切除和胆摘除手术。不幸的是,在痛苦中挣扎了两年多,癌细胞再次扩散父亲全身。可怜又坚强的父亲,已经垂暮之年。想到自己不能陪着我的老父亲,知天命的我再次奔赴扶贫第一线,愧疚的心情涌上心头,深感自己的不孝。7月30日晚,父亲听见我的敲门声,拖着瘦弱的病体喘着气为我开了门。刚一坐下,父亲察觉到我的负罪感,反而安慰我要注意身体。让我惊讶的是父亲没有放松对我的要求。父亲对我说,应乡,不要追求荣华富贵,在村里一定要为百姓多干实事。你的工作比升官更有价值,要珍惜为百姓干事的机会。一定要记住,你是人民的公仆。听了父亲的话,我极力控制眼泪,然而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8月18日,廖应乡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说起父亲,廖应乡一脸悲伤。父亲去世的第二天,廖应乡又振作起来,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

廖应乡说:“因为老父亲在临终前,都不忘记叮嘱我,让我不要耽误工作。”

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村里的工作人员谈起这件事情,心里依然对廖应乡充满着敬意。

(本版图片来自网络)

新闻推荐

回乡当农民种出一片希望原野

□齐骏晚报记者柯慧敏11月27日,在宿松五里乡六圩村,稻田里收割机轰隆隆作响忙个不停,其效率之高让种粮大户张明喜上眉梢。以前,水稻一般采用人工收割,每亩水稻的人工收割成本在200元左右。采用机械化...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