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立红:用心用情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安庆日报 2017-12-07 09:13 大字

刘立红今年44岁,是宿松县孚玉镇大河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乡村医生这个职业他一干就是20年。在这20年里,他从“赤脚医生”到新时期的“乡村医生”见证了乡村医疗的飞跃变化,完成了自我的蜕变,更感受到了国家基层卫生领域的政策变迁。

“以前看病是家用诊所,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表‘老三样\’。如今好了,乡村卫生服务室里空间更大,设备更齐全,看病按流程来,规范多了。”刘立红喜欢这个“新家”。

据刘立红介绍,原来村卫生室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检查,例如身高、体重,医生用听诊器,用血压计量一下,血脂、血糖、尿常规这一块需要靠乡镇卫生院才能完成辅助检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这让刘立红感触良多。

“这就是强调了基层医疗服务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刘立红说,“新医改以来,明显感受到基层受到的影响最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广大基层医生承担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等多项工作。”刘立红说:“全科医生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承担着居民健康守门人和医保的守门人的重要职能。广大乡村医生朋友们,应该加强学习,争取早日通过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获得医师资格后将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刘立红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于医学领域的考试,他一直都是“有试必考”,而且“逢考必过”。多年来,他一次性通过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考试、执业中药师考试、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如今,为了响应国家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需要,他又在进行全科医师资格学习中。有努力就有收获。近年来,刘立红在国字号报刊上发表专业学术文章一百余篇,并被聘为国内专业医学期刊发行量第一的《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编委。

在一次为贫困户上门免费体检的时候,大河村殷旺保是脑梗患者,一直在服用抗血栓药物,但是还是头痛,刘立红给他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已经到了180mmHg/120mmHg。脑梗患者血压达到这么高意味着随时会再次出现脑血管意外。于是刘立红及时给患者服用降压药,让患者血压尽快达到安全范围。通过这件事刘立红觉得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实很重要。

刘立红在为村民服务时候也不忘宣传国家医改政策,让老百姓享受到国家的医改惠民政策。

一次在大河村卫生室聊天时,贫困户陈水荣无意说绝经两年阴道反复流血,也没有正规治疗。这句话引起了刘立红的警惕,于是仔细追问病史,经过细致分析,刘立红高度怀疑是宫颈癌。在询问县级医院不能处理的情况下,患者想去九江就诊,刘立红熟悉医共体政策和安徽省健康扶贫“351”等政策,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最大程度的减轻负担,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同时减少患者外流,刘立红立即和县农合局负责人取得联系,介绍患者到具备条件的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顺利实施了手术。

为了打通群众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后,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村卫生室就医。“如今,村民在村卫生所看病,门诊也可以报销,小病就不用往镇里跑了。”

看病负担减轻,医疗质量同样在提高。目前,宿松县已组建198家村卫生室,小病不出村、医生走进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一级的医疗服务。乡村医生已成了农民的主心骨。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刘立红说,“十九大报告中与我们乡村医生紧密相关的话,这让我感到很暖心,更有干劲了。”方文王兴

新闻推荐

扎根基层 唱响“文南词”

“追潘郎,那怕是呀山高水险那,追潘郎啊那怕是足小鞋尖那……”日前,宿松县首届文南词声腔艺术培训班在县文化馆举行。该县国家级非遗“文南词”传承人余杞敏演唱的《陈姑追舟》,赢来阵阵热烈掌声。从...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