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托起国赛小康梦 本报通讯员 张红林
小额信贷圆“老板”梦
“如今的政策真好,贷款不要担保,政府还贴息,这可圆了我多年来的养猪梦。”面对笔者,朱祖送笑着说。朱祖送是九姑乡国赛村有名的贫困户,他从小就喜欢“折腾”,养过牛,养过羊,还承包水面养过黄鳝,但由于技术不过硬,家里的“老本”早就赔光了。
去年8月份,国赛村党总支书记何立生来到他家,“老朱,现在有扶贫小额贷款,不要担保,可以贷5万元,三年以后还款,现在土猪的行情这么好,有没有兴趣试试呀?”“何书记,谢谢您的好意,我们不贷了,家里省吃俭用的钱都给他折腾光了,还向亲戚家借了不少呢,再去贷款如果还是赔,以后拿什么来还呀?您看,别人家都是高楼大厦的,我家还是这三间破屋呢!”老伴念念叨叨的。但老伴最终还是没有阻挡老朱的“老板”梦。贷款,建猪圈,学技术,买种猪,白天黑夜都与猪在一起。一年下来,朱祖送至少瘦了10斤,但他的腰包鼓起来了,两间三层的小洋楼盖起来了,彩电冰箱抱回家了。
在朱祖送的示范带动下,国赛村贫困户利用小额信贷发家致富当起老板的有6户,一般的年收入有4万元左右,好的能挣上10万元以上。
“霸王鞭”撑起一片天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霸王鞭”黑芝麻在国赛村广泛种植,但由于黑芝麻产量不高,而且容易害病,稍微管理不好就会颗粒无收,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提高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改变过去输血扶贫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让贫困户发展产业。”国赛村委会主任汪长中说。
说干就干,汪长中带领村民成立国赛生态农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400亩,建立黑芝麻生产基地。通过贴种子、化肥、购买农业政策性保险,每亩200元补贴的方式鼓励贫困户种植黑芝麻。为了解决种植户产销后顾之忧,汪长中找到宿松春润食品有限公司,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签订了长期的黑芝麻产销合同。
“村里出台这么好的政策,种子、化肥都不要钱,还有补贴,就是黑芝麻受灾了,还有赔偿,而且不愁销路问题。”贫困户何四水说,今年黑芝麻长势这么好,每亩最少能获1800元吧。据介绍,国赛村共种1200亩黑芝麻,按照每亩150斤、每斤10元计算,今年全村黑芝麻收入180万元,除掉生产成本,可获利12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
资产收益让贫困户真正受益
“排好队,在场的每个人都会领到的!”国赛村党总支副书记何海涛笑着说,这是8月28日国赛村贫困户资产收益分红现场。
“没想到我坐在家里还有钱分,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啊!”83岁的孙水湘领到2000元钱声音有点哽咽。
“如何让资产收益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贫困户真正受益,这是我拿到这50万元资金后的第一感想!”国赛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桂光新说。
今年,宿松县财政对全县70个贫困户每村安排50万元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用好这笔钱,桂光新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会议,与多个企业考察对接,最终决定将这笔钱入股宿松盛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赛村境内的民营企业,发展生猪养殖,年利润在80万元以上。经与企业负责人孙良木反复磋商,确定每年对2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年终进行企业利润决算,剩余利润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光伏项目“兜底”贫困户
董小霞今年14岁,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也改嫁了,与姐姐、奶奶相依为命,而且董小霞和姐姐智力都不健全,靠政府低保和亲戚救助过日子。像董小霞这样的无资源、无劳动能力、无就业能力“三无”贫困户,国赛村支村两委研究,决定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产业“兜底”脱贫。
光伏扶贫项目每户由政府负担1.6万元,贫困户自筹0.8万元,贫困户按照光伏发电收益分配红利,年收入3000元左右。为了解决贫困户光伏项目自筹部分,该村与当地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协商,贷款6000元,并发动社会捐赠解决剩余的2000元。贷款每年从收益中扣除一部分偿还。目前国赛村有41户贫困户享受光伏扶贫项目。
“我们在***工作中,将产业帮扶作为贫困户收入增加的主要扶贫措施,每户至少安排一项产业,建立贫困户收入长期增长机制。”九姑乡党委书记石桂安说。
新闻推荐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举措,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邮储银行安庆市分行认真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始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