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保“两湖”大会战综述之三

安庆日报 2016-07-21 22:46 大字

7月20日,受风浪影响,宿松县洲头乡西口村南口圩堤坝多处发生险情。图为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在搬运沙袋进行抢险。记者 江胜 摄

本报记者 江月

一边,是受连日暴雨袭击水位居高不下的华阳湖、武昌湖。

一边,是50万亩良田,是40万人民群众的家园。

“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保‘两湖\’大会战。”“相信‘人定胜天\’,我们能创一个历史奇迹。”7月14日,市委书记魏晓明、市长陈冰冰一声令下,目光向“两湖”聚焦、力量向“两湖”集聚,一场浩浩荡荡的“两湖”保卫战在望江、宿松两地打响。

第一时间,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行动起来,以不知疲累、永不低头、永不言败的精神,冲锋在抗洪前线;

第一时间,共产党员行动起来,以“水涨堤涨”、“险情不除我不下堤”的决心,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第一时间,广大群众行动起来,在外务工人员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众志成城,保卫家园。

干群一心,人定胜天。在洪灾中、在险境中、在磨难中,安庆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在生命的堤坝上筑起一道道冲不垮、摧不毁的钢铁长城。

身先士卒

“领头羊”冲锋在前战洪魔

雨情、水情已经超出1998年、1999年,内湖无法自排,形势严峻!

这是一次历史罕见的天灾。这也是入汛以来,安庆历时时间最长、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场硬仗。

拿下这场硬仗、啃下这块硬骨头,保住华阳湖、武昌湖,保住群众的美丽家园。

刚刚从全面抗洪的战役中抽出身来,7月14日,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决战“两湖”。

此时,各地已经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了近一个月。但险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各级领导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身先士卒,向前线集结。

市四大班子全面出动,市领导包保,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带着专家团队,进驻望江、宿松;

望江县、宿松县领导干部全员上战场,在抗洪最前线指挥作战。

时刻不松懈、时刻不懈怠,2000多名干部日夜奋战,在“两湖”抗洪一线化成不知疲累的“老牛”,站成一颗“不倒松”,谱写出一曲战天斗地的抗洪壮歌。

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强降雨而造成武昌湖水位迅猛上涨到16.64米时,紧临该湖的太慈镇第二大圩口——近8000亩面积,9700米长堤段的郭河圩全线告急,险象环生,危机四伏。

45岁的望江县太慈镇武装部长陈永中临危受命担任该圩指挥所指挥长。截至7月19日,郭河圩大小险情共发生160余起,在他的指挥下,险情一次又一次被化解,咆哮的湖水被死死阻挡在大堤之外。

从7月1日到20日,陈永中一直坚守在圩堤上,20天以来,他从没回过一次家。他的痛风病犯了,左脚背部生了葡萄大的水泡,右脚肿得亮晶晶的连鞋都穿不上,在圩堤上一跛一跛的吃力前行。同事们都心疼他劝他在家歇一歇,他婉言谢绝了。

“我这个指挥长就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咬牙坚持,鼓舞士气。”陈永中说。

7月7日晚上,宿松县五里乡纪委书记吴考中接到宿松县防汛指挥部的命令,迅速组织50个民工驰援洲头乡永天圩。而在此之前,由于六虹圩堤坝溃破,为将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出去,吴考中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鱼水深情映大堤——保“两湖”大会战综述之五

图为当地群众为部队官兵送上绿豆汤(7月16日摄)。当日,宿松县汇口镇西湖村的“娘子军”们,带着绿豆汤和茶叶蛋等食物来到西湖圩住户段的堤坝,慰问昼夜奋战在堤坝上的部队抗洪官兵。记者 江胜 摄本...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