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五七干校”的岁月

安庆晚报 2011-03-18 23:12 大字

[摘要]陈力钊

 

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中,为改造那批不符合“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干部”和斗垮被揪出来的“走资派”、“三反分子”、“反动学术权威”、“反动文人”,各级“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了“五七干校”。1968年11月,安庆地区“五七干校”于宿松县黄湖成立,名为“安庆地区黄湖五七干校”,当时,除少数被结合推荐到新生的“革命委员会”工作的“革命干部”(大都是造反派)外,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被一窝端到“五七干校”,我亦是其中的一员,在那里“锻炼”了一年零35天。

黄湖,位于宿松华阳河垦区湖滩,野草丛生,恶水横流,人烟稀少。先遣队披荆斩棘,就荒滩结茅搭棚(谓之校舍),十多栋茅棚,一时间伫立于烟雨中。干校军事建制,校部为营建制(下简称营部),下辖6个连(按原地直机关党群、行署、财贸、农水、文教、政法系统各编为连),30个班。营、连、班主要领导均由军代表担任。同年11月10日,学员(统称“五七战士”)由水陆两路进发,老弱病残者由安庆乘轮船至复兴,转步行至校部(营部);年轻体壮者组成“长征队”,徒步300里直抵黄湖。所有学员一律地铺滚稻草,同一伙食标准。“走资派”、“三反分子”、“黑五类”则另居专棚,臂带白袖章,由纠察队监管,遇事必须请假,不得乱说乱动。

读红宝书,开展大批判,是“五七战士”的必修课。营部规定:红宝书是“五七战士”的法宝,每天必读;开展大批判是“五七战士”的主要任务,是对“五七战士”学习成果和阶级觉悟的检测。所谓大批判,就是以安庆地区党内最大走资派(指地委、行署领导)为活靶子,对准党内最大的“走资派”进行上挂下联。那时日,批判会无有穷期,大会批完小会批,营、连、班轮番作战,批得“走资派”、“牛鬼蛇神”无招架之力、无申辩之权,稍有不满和反抗,则坐喷气式飞机,皮肉受苦,戴上“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和顽固不化的“牛鬼蛇神”的帽子。一日,一位体弱多病的老干部因承受不了车轮战的折磨,当场昏倒在地,经抢救才苏醒过来,而造反派不仅不同情。还斥责他装熊,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的恶劣表现,不能便宜了他,一定要批倒批臭。

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是“五七战士”

忠心的表现。每天睁眼后第一件大事,是手捧红宝书,立于宝像前朗诵语录,即谓早请示;晚上就寝前,仍然是手捧红本本,诵语录,谓之晚汇报。每次就餐前亦是如此。诵过最高指示才准下箸。学习或批判会间歇是唱“忠”字歌、跳“忠”字舞的大联动时间。营部规定人人必须参加,不可懈怠。我是最不善于唱歌、跳舞的笨汉,但只得敷衍塞责,蒙混过关。

学习最新最高指示,是“五七战士”铁的纪律和关系政治态度的大问题。营部规定:凡是最新指示发表,不论白天黑夜,立即组织收听、学习,宣传不过夜。我至今仍记得1968年11月24日夜,全体“五七战士”在梦中被叫醒,立于棚前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称为“红色电波”)播发的“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的最新指示,广播全文未听完,校棚外已是一片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齐鸣,一些人举起火把奔向田野,奔赴周边生产队,高呼口号:“学习最新指示!宣传最新指示!落实最新指示!”那夜,我随一连宣传队赴7里之外呼喊口号直到凌晨才返营部。

1968年11月19日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即永远开除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出党的那个决定),之后数日,干校举行一系列的欢呼公报发表和声讨大会,在11月23日声讨大会上,一名“五七战士”在发言中由于连日声讨会的紧张与疲劳,错呼了“打倒”口号,于是祸从天降,营领导当场宣布,此乃政治问题,赶之下台,责令反省,立案审查。顿时,会场空气凝结,偌大的会场一片寂静。在其后几天里,营部更加抓紧政治教育,强令各人对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进行剖析,加强自我改造,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搞得人人自危,谁也不敢讲话。

这年冬天天气异常,连降两场大雪,病人日见增多,营部被迫请示上级批准放假,遣散学员。次年春,“五七干校”被迁到安庆北郊总铺园艺场,年底我有幸回安庆工作,获得新生。

新闻推荐

为理想插上翅膀

 

李翔

 

连枝

 

李灿本报讯

 

有人说,模范人物只存在于银幕上。然而,当记者来到宿松县关工委,耳闻目睹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事迹后,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并...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