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散文的一种风范
[摘要]读沈巧枝的《无语心香》
唐先田
沈巧枝的名字早就熟悉,知道她是老家宿松县的一位女作家,写小说、散文和古体诗词,很勤奋,出过文集,我读过她的部分作品,留下了印象。直到去年她移居合肥之后,才有机会第一次见面,她和她的先生邀请我和其他几位老乡到她的新居作客。见面第一眼便可以看出,她是经过许多磨难的人,瘦弱、个头小,岁月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她乐观、爽朗,甚至有些阳光,至花甲之年,仍然孜孜不倦的写作。
前不久她将她即将出版的散文集文稿送给我,嘱我看一看。读沈巧枝的文稿,就是读沈巧枝,原来她是这样走过来的。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她的生活态度很积极很热情,她的散文,整体充满对人生的珍视、向往与热爱,《补拍婚纱照》、《晨练乐》、《重拾舞鞋》和培育花草诸篇,都是她这种心境的体现。读她的散文,不仅知道她珍视生命,还知道她很懂得充实生命,她将充实生命视为生命价值的前提。无论读书、求学,她都有一种决不放弃的韧劲,小时候家里太穷,她一门心思地只知道上学,这可能出自一种好学的本性,成年后她有意识地充实自己,则是一种生命的自觉,那篇《文学与美丽女人》就是她的由衷体验。充实生命与心灵的高洁,是那样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再读一下那篇《无奈的女人》,更可以看出她对于生命尤其是女性生命,体察得是何等细腻与深刻,使人更理解保护生命的意义。
正因为沈巧枝是从艰难中走过来的,所以她不仅坚强,还很包容,很能为他人着想。她出生14个月时成为一名弃婴,心灵的伤痛很难为常人所知。从她描述自己文字的缝隙里可以看出,她早就知道她的生身父母,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她对生身父母那时处境的艰难和特殊心理,似乎有超出常规的理解,这很难得。而对于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又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读《父亲》和《父亲的平板车》,是令人感动的。
读沈巧枝的散文,可以读出她是一个坦率的人。她的散文是真实的,叙述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从散文的法度去要求,她的文字还有些缺乏磨练,但字里行间的真实,对此作了某种弥补,因此读来觉得津津有味。《感谢那桶凉水》、《我这样嫁出了自己》、《作为母亲的些许遗憾》,包括她的养父母在她幼年时骂她、打她,成年时对她的不合情理的某些苛求,都是她生命的真实记录,有些细节还带有某些隐私性质,她都无所顾忌,照实写来,不仅带有她个人的档案色彩,还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存照。真实是散文的一种风范,和某些忸怩作态、无话找话、编造离奇的散文比较起来,沈巧枝散文的真实,很值得肯定。
前面讲到沈巧枝很勤奋,同时她也很用心,不管走到哪里,她都用心地观察、用心地揣摩,有所心会,便付诸于笔端,形成散文,《云南印象》、《情满漓江》诸篇,都是这样写成的,不但要看、要记,还要翻阅不少资料,很费苦心。《三洲访游》写的是当年三洲村大面积种植辣椒的事,写得很细致,读来很亲切。三洲村离我家那个村子只是一村之隔,我的许多小学中学同学的家就住那个村里,当年种辣椒的事我也听说过,并曾想去作一次走访,但终未成行。这篇散文让我知道了三洲村当年种辣椒的许多具体细节,使我有亲临其境之感。
沈巧枝在她的散文里,还写了许多宿松的民俗,民俗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宿松的民俗,很有特色,很富人情味。宿松人对岳父、岳母的称呼是外父、外母,虽觉有点见外,但也客观真实,而外孙对外公、外婆的称呼,却一下子反过来,喊家公、家婆,相对应起来解读,便会使你感到,这是宿松民俗、宿松文化对隔代亲情的强调,是对人世间情感的高度浓缩和精妙表达。在《七月半》那篇短文里,沈巧枝写了烧包袱祭奠祖先的细节,写得很具体。我在上小学中学时,年年七月半都和父亲一起去做这件事,一读到这个细节,我便很感慨,故乡的民俗,充满着广博的仁爱和亲切的人文关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沈巧枝将这些在她的散文里写出来,对于弘扬地域文化,也是一件善事。
祝愿沈巧枝身健、笔健,写出更好的散文来!
(沈巧枝散文集《无语心香》,为安庆作协"振风文丛"之一,由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新闻推荐
嫌犯畏罪自杀后DNA还原真相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