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怎样走进合肥人的生活?(上)

合肥晚报 2022-03-22 10:44 大字

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

每天清晨家门口牛奶箱里的一瓶牛奶,给多少个家庭的老人和小孩带去快乐,留下了甜蜜回忆。家里人总会提醒你“牛奶一定要多喝哦,有营养呢”!这声叮咛,在合肥绵延了近半个世纪。

上世纪30年代,黑白花奶牛第一次进入合肥人的视野

合肥的奶牛饲养要从1932年说起,那一年,美籍澳大利亚人葛思巍牧师来肥传教时,从美国携带了荷兰黑白花奶牛和美国短角红牛七八头,饲养于合肥基督教会内。为了给奶牛供给饲料,建立了10余亩的草场。这些奶牛所产的牛奶主要供教会人员和教会医院病人饮用,多余的则会出售给市民。传教士从国外引进奶牛,这也说明当时的合肥确实没有牛奶供应,吃惯了牛奶、面包的外国人只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葛思巍被日军送往上海集中营。奶牛悉数被他人占有。直到抗战胜利后,葛思巍回到合肥将奶牛要回,并饲养于官盐巷(现庐江路附近)的住宅园内。此后,葛思巍离开合肥,将奶牛移交给合肥基督教乡村服务协会,饲养地址迁至基督教农场,定名为“三自乳牛场”,这也是合肥第一个奶牛场,当时有奶牛10余头。

1949年1月,合肥解放。2月,原在合肥传教的2位美籍女牧师魏锦生和李维乐由宁返肥,住葛原宅,又将奶牛迁到官盐巷,时有奶牛12头。1951年春,当时15头奶牛迁回“三自乳牛场”。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1954年,基督教会在小南门外建立新场,由汪其天牧师负责,时有奶牛32头,日产鲜奶200多市斤。

第一个国营奶牛场

关于牛奶,合肥人有很深刻的记忆,蜀山区档案馆的馆藏资料中,就有关于牛奶的资料。一些合肥人从小就有喝牛奶的记忆。“记得小的时候,牛奶有一层奶皮,特别香,感觉喝完了才算是开始了一天。”今年43岁的张新茹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这口牛奶的味道一直萦绕在心间。多年前,牛奶都是玻璃瓶盛装的,瓶口盖有一张白色硬板纸,再覆以牛皮纸色蜡纸,用细线扎裹。那时候喝奶是要凭票供应的。老合肥人,你还记得以前口袋中常装着的这张票吗?那个时候,老合肥人会用毛线或者塑料绳,编织成小网线袋,装上两瓶牛奶,玻璃瓶轻轻撞击,一路叮当徜徉街道的场景,令人格外难忘。

从合肥人喝牛奶的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应该是奶牛业普及发展阶段。合肥第一个国营奶牛场是皖北行署筹建的安徽省皖北行署农林处乳牛繁殖试验场,当时有奶牛、奶羊存栏共28头,其中奶牛19头。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早出晚归。

乳牛繁殖试验场是怎么来的呢?此前,二里街附近有一家“西门小农场”,1950年秋皖北行署农林处接管,将它改名为“合肥西门农场”。它的范围很大,东起老合安公路,南至今梅山饭店西,西南邻安医职工宿舍,西及西北至胡大郢生产队稻田,北至二里街,面积达100多亩。现在稻香楼宾馆的全境都是奶牛牧场。

1953年春天,安徽省农业厅决定乳牛繁殖试验场下放给合肥市管,改名“合肥乳牛场”。1955年秋,“公私合营三自乳牛场”交合肥乳牛场统一管理。1956年底,共有奶牛92头。其中,成母牛42头,育成牛和犊牛50头。平均每头日产奶15.53市斤。1969年合肥乳牛场提供技术和牛源扶持郊区社队办17个奶牛场。

几经沉浮,1972年合肥乳牛场改称合肥乳品厂,成为专业生产奶粉、麦乳精、冷饮和糖果糕点的综合乳品厂。为了扩大奶产品生产,1985年1月,合肥乳品厂畜牧车间划出,分设合肥奶牛场,它位于西门外七里塘焦岗头。同年底,饲养奶牛365头,其中成母牛213头,年产鲜奶240万斤。

上世纪八十年代,合肥市牛奶厂成立

为了能让更多的市民喝上牛奶,合肥努力增加牛奶供应。1956年,省公安厅从日本引进黑白花奶牛40头,在西七里塘建立了保健牛奶场,当时的范围不小,东接王大郢,南毗刘大郢大路,西邻农机校,北连合六公路。到了1985年4月,为了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分为安徽省保健奶牛场和合肥市保健食品厂。

有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合肥市国营奶牛场就有合肥奶牛场、安徽省保健奶牛场、合肥市蜀山奶牛场和合钢奶牛场等好几家。此外,安徽农学院、安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解放军合肥炮兵学院为解决教学试验和职工饮奶问题,还相继办起了小型奶牛场。

合肥市政府为了加快奶业发展,于1980年1月成立合肥市牛奶公司(隶属市农林局)。保健牛奶场、合肥乳品厂、合肥奶牛场、合肥市保健食品厂等隶属合肥市牛奶公司。

为了寻访合肥牛奶场的发展足迹,记者来到了位于长江西路高架桥旁的牛奶公司一幢宿舍,见到了不少从牛奶公司退休的员工,江育青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合肥市牛奶公司的,“我是大专毕业,主要负责生产科,对工作可以说一丝不苟。当年对牛奶的质量抓得特别紧,产品检验更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牛奶的质量,我们半夜都会起来检查奶牛情况。”今年79岁的江育青深情地回忆说。

采访中,她说起一件让她至今都难忘的事,“大概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当时周边有人放鞭炮,一下子给厂里的一块畜牧的干草点着了。一看失火了,大家都跑去救火,我看见现场有些慌乱,就立即组织大家,一部分人传水桶,一部分人打水提水,没等到消防队来,火就扑灭了。”江育青笑着说,“现在想想大家真是淳朴,以厂为家,乐于奉献。”

本土牛奶品牌诞生

如今合肥牛奶界不得不提“白帝”牌系列乳产品,与合肥人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情缘。日前,“白帝”荣获安徽省商务厅发布“安徽老字号” 品牌认证。那么“白帝”这一品牌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与合肥市牛奶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资料显示,当时新组建的合肥市牛奶公司与合肥钢铁公司联营创办合钢奶牛场后,公司开始筹建合肥市蜀山奶牛场,并从新疆、上海、河南及本省潜山、庐江、淮南、肥西等地先后购进黑白花奶牛119 头。同时奶牛专业户兴起,包括国营、集体、个体各种经济成分的奶牛业形成。

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壮大,乳品加工业也相应地不断向前发展。早在1969年9月27日,合肥乳品厂第一次试产奶粉成功,1972年生产出牛奶冰棒和果汁冰棒。

1980年合肥市牛奶公司成立后,将合肥乳品厂和保健牛奶场乳品加工重新分工,合肥乳品厂生产“江淮牌”奶粉系列,又加工麦乳精和冰淇淋产品;保健牛奶场以消毒奶等液态奶为主,也生产速冻食品,如水饺、汤圆等,品牌“保健”牌系列。1984年,保健牛奶场酸奶试制成功。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鲜奶的需求量增加,又成立了合肥市鲜奶加工厂,主要生产液态奶及发酵乳制品,品牌为“白帝”。这三个厂由合肥市牛奶公司管理,合肥牛奶公司下属还有四个独立法人奶牛场,为三个工厂提供原料。其中就包括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它始建于1986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合作的友谊项目。韩子荣是合肥市牛奶行业的知名专家之一,他见证了合肥奶业发展。他曾任该牛奶场第一任中方场长,并赴德国学习先进技术。

“白帝牌主打鲜奶系列,江淮牌主打奶粉系列。江淮牌的全脂甜奶粉,曾经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韩子荣告诉记者。此时,合肥市奶牛行业已成为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性奶牛业。

□韩梅 何芳芳

新闻推荐

京港高铁安九段昨起正式开通运营 合肥南下深圳等地速度更快

京港高铁安九段首趟始发列车上,正在举行文艺表演。12月30日9时02分,随着安九高铁G4791次首发列车从合肥南站驶出,京...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