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正似一江春水绿

澎湃新闻 2020-04-14 09:35 大字

(张恨水)

(张恨水)

张恨水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一九一二年春天,他从家乡到上海求学。当时孙文创办的蒙藏垦殖学校正在招生,少年张恨水很有一点科学救国思想,认为这所学校与农业有关,便去投考,一考即中。由于该校北迁未成,当年就迁移苏州,张恨水依靠亲友凑款,交了学膳费,也就来到了苏州。

这所蒙藏垦殖学校就设在盛宣怀家祠内,与留园毗连。一九二九年,张恨水为《世界日报》写了一组《湖山怀旧录》,其中一则就追述了校园的风景:(留园图)

(留园图)

“江南人士,谈苏州者,无不知有留园。园为江苏巨室盛宣怀之别墅,在阊门外大约二里许。园中亭台曲折,花木参差,极奇巧之能事。园中最胜处,中为一巨池,石桥三折其上,南端为水榭,杂植桃杏杨柳之属,偏西为紫藤一巨架与一小亭,相互倒映水中,其馀二面为太湖石,间植梧桐木樨。山下左设小斋,后植竹,宜读书。右为虚堂,无门,春草绿入其中,可小饮望月。略举一斑,其他可知。园之成,传费四十万金,以予计之,成当不至此耳。予曾读书苏州学校,为盛氏之住宅,与留园盖一墙之隔。其理化讲堂,即留园之一角,划入校中者也。教室上为西式红楼,下为精室。小苑三面粉墙,一处掩以雕栏,两处护以垂柳,廊外首推淮橘四株,其次为塞梨碧桃,交互侧生,其三为垂丝槐五六本,更杂以紫薇,最末则葡萄一架,梅花围于四周,雕栏下有古井一,夭桃两树覆于上,夭桃之上,则为翠竹一排,盖隔墙之竹林也。相传此处为杏荪寝室,故其外之花木,罗列至于四季。予住校时,即卜居于此,花晨月夕,小立闲吟,俱感情趣。湖海十年,豪气全消,而一念及此,犹悠悠然神往。数年前乘沪车经过苏州,每见桑林之上,红楼一阁,恍然如东坡老遇春梦婆也。”

这一美好印象,至其晚年仍念念不忘,他在《写作生涯回忆》里说:“房子又大又好,我宿舍窗外,就是花木扶疏的花园。隔壁留园的竹林,在游廊的白粉墙上,伸出绿影子来看人。这个读书环境,是我生平最好的待遇。”

学校环境虽好,但校务却乏人管理,校长陈其美因为所拨经费不足,辞职他就,由一个姓仇的来代理,可他又远在北平,只是挂个空名,校务无人负责,学生也就时常停课。富家子弟正好有时间游山玩水,贫穷的张恨水则陷入窘困之中,感到学业渺茫,前景黯淡,又有怀乡的情绪在波动,便常常一个人站在花园里发呆。

为了排遣心中的愁苦,他就写诗,有时也填一两阕小令,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愁花恨水生”的笔名,语出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末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因为在这园子里,“林花谢了春红”,“朝来寒雨晚来风”,都是他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他的心情是那样契合,这笔名也就自然拈来了。“愁花恨水生”就是后来“恨水”的滥觞。

当张恨水成名后,小报上颇多猜疑揣测这个笔名的来历,有的说,《红楼梦》里贾宝玉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张憎恶女性,故名“恨水”;有的说,他爱过一个名字中带“冰”字的女子,因为失恋,所以“恨水不成冰”。其实这些都是无聊文人的“瞎三话四”,满不是那回会事。

附带说一句,张恨水一生笔名很多,有我亦潜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东郭文丐、哀梨、并剪、旧燕、藏稗楼主、画卒、崇公道、于戏、半瓶、逐客、李痕等等,但他最早的笔名是“愁花恨水生”,而最早用“恨水”也是在苏州这所蒙藏垦殖学校里。

后来他写过一首《答知一君问——题关于张恨水》,诗曰:

欠通名字不关渠,下列刘篑自腹虚。

正似一江春水绿,此君有恨恰何如。

灰尽雄心未解痴,替人儿女说相思。

著书自卖长安赋,终胜沿街鼓板时。

画马先须化马身,稗官好处在传神。

此时若怕伤忠厚,画鬼都应画美人。

语不惊人死不休,心肝呕出果何求。

平生老实天知道,大悔牺牲在笔头。

那得量珠在客边,更非张绪似当年。

人间亦有痴于我,何必奇由自己传。

这一期间,张恨水读了很多闲书,每个月省下两角钱,去阊门买一本《小说月报》来读,越读越有兴致,看到杂志上有征稿启事,稿酬为每千字三元,这给他很大的诱惑,便开始写起小说来了。他在《写作生涯回忆》里说:

“那时学校里正因闹风潮而停课,我就在理化讲堂上,偷偷地作起应征的小说来。为什么偷偷地呢?就由于怕人家笑我不自量力。这理化讲堂是一幢小洋楼,楼下是花圃,楼外是苏州名胜留园,风景很好。我一个人坐在玻璃窗下,低头猛写。偶然抬头,看到窗外竹木依依,远远送来一阵花香,好像象征了我的前途乐观,我就更兴奋地写。”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他写了两个短篇,一篇是文言的《旧新娘》,约三千字,写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笑史,是喜剧;另一篇是白话的《桃李劫》,约四千字,写一个孀妇的自杀,是悲剧。

小说写好后,便署名“恨水”寄给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只四五天便收到《小说月报》编者恽铁樵的来信,大意是稿子很好,其意尤可敬佩,容缓选载。张恨水高兴得几乎发狂了,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这两篇小说终究没有刊印出来,然而他以写作为职业的志向却因此而确立了。

这是张恨水十九岁时的事。一九一八年他二十三岁那年,在芜湖《皖江日报》发表小说《紫玉成烟》和《南国相思谱》;翌年又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了《真假宝玉》和《小说迷魂游地府记》。直到一九二四年发表《春明外史》之后,小说家“恨水”的名字才渐渐响起来。(少年时期的张恨水)

(少年时期的张恨水)

蒙藏垦殖学校在一九一三年“两次革命”爆发后不久就解散了,张恨水只好回潜山老家去。他在苏州只生活了一年多,但他关于苏州的记忆,几乎全是在这一年多里得来的,他后来在《湖山怀旧录》里追记了自己的印象。

关于市河:

“胥江由将门入城,支渠绕街市,河流汩汩,沿人家绕户而过。晨曦初上,居民启户而出,上流人家虽倾倒污秽,下流人家自淘米洗菜,妇孺隔河笑语,恬不为怪。外地人谓苏州人物俊秀,其因在此,谑已。”

关于山塘:

“一泓曲水,七里山塘,昔人谓其处朱楼两岸,得画船箫鼓之盛。盖朱明之际,昆曲盛行,此者架船为台,在中流奏技,出城士女,或继舟以待,或夹岸而观,山塘一带,遂为繁盛之区。降及逊清,此事早不可复观。今则腥膻扑鼻,两岸为鱼盐贩卖所矣。”

关于虎丘:

“此山之所以奇,在平畴十里,突拥巨阜,山脉何自,乃不可寻。初在外观之,古塔临风,丛楼隔树,孤山独特,一览可尽。及入其中,则高低错落,自具丘壑,回环曲折,足为半日之游。惟太平天国而后,花木摧残殆尽,蔓草荒芜,瓦砾遍地,殊煞风景耳。”

关于寒山寺:

“寒山寺距阊门有七里许,夹河桑林匝翠,一望无际。林外有石道,平坦可步。行近得一石桥,横跨两岸,即枫桥也。桥畔有人家数百户,是曰枫桥镇。

寺在镇后,约三进,其间虽略具楼阁,然绝无花木草石之胜。有一楼,架一巨钟,盖应张继诗“夜半钟声到客船”句而特设者。殿外廊间,有石碑二,一破裂,一完好,皆尽《枫桥夜泊》诗,字大如碗口,作行书,极翩翘有致。据僧云,旧碑系张继自书,新碑则拓而复勒者。然张继吟诗,何曾题壁,伪托可知。”

关于拙政园:

“拙政园为八旗会馆之一部,虽小于留园,而池馆依花,山斋绕竹,皆精美绝伦。有玲珑馆者,满院怪石,不植花木,浅苔瘦蔓,繁华洗尽。石林中有一木屋,高不及丈,并无几榻,只设一蒲团,门上悬竹板,联曰:“扫地焚香盘膝坐,开笼放鹤举头看。”恰如其分。”

以上这些都是民国初年苏州的风物景象,张恨水的回忆,仿佛是一帧帧泛黄的照片,留住了那个时代的瞬间。

-end-

本文摘自:《四时读书乐》

作者:王稼句

出版: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稼句先生的读书随笔集,分为三辑:第一辑“苏游梦痕”,记八位现代作家学人与苏州的渊源、游踪及相关作品;第二辑书人书事,介绍十几位现当代著名作家的部分作品、书房与往事;第三辑主要是与明清几位作家相关的事迹和作品的考索。全书文字典雅流畅,知识渊博,见解高超,是一部随笔精品。

新闻推荐

72个村落入驻数字博物馆

疫情少出门,在线“游”古村。3月16日,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第二批211个村落上线,进入博物馆首页按地区查找,即可遍览376个...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