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安太平集到蜀山城西桥
[摘要]“段合肥”一家用了几代人的光阴
不久前,在“蜀山区文史研究会”主持召开的文史专家研讨会上,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戴健先生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6岁时就来到了蜀山区的小庙镇居住,后又迁往城西桥。
一
段家祖籍江西饶州,和合肥许多家族一样,都是在明代大迁徙中来到安徽的,先落户英山县(时属安徽六安)。至清初,九世祖段本泰由英山迁寿州南乡保义集。清道光年间,段祺瑞的曾祖父段友杰举家迁往六安太平集(今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太平村)。
太平集紧邻合肥县西乡,段家离大潜山下的刘铭传家不远,段祺瑞祖父段佩早年与刘铭传是贩私盐的伙伴好友。
咸丰年间,段佩、刘铭传等与张树声一起办团练,同治元年编入淮军,段佩为铭字营马队管带,官至记名总兵,一品衔,赏戴花翎,赐励勇巴图鲁,诰封三代一品恩典。
1865年3月6日,段祺瑞出生于六安太平集祖居。
段佩办团练时,曾杀过刘枬、刘枢两个土豪。他加入淮军后,在外省打仗,仇家便对段家报复。同治八年(1869年)初,段祺瑞父亲段从文为远避仇家,又搬家至寿州城里居住。不久,刘铭传、段佩回乡,段家不再怕地方土豪,同治九年迁至离合肥西仅四十里的小蜀山南麓的大东郢(今属蜀山区小庙镇四十埠村)置产居住,后又在小蜀山南十几里的今蜀山区西桥乡大陶岗村买了一百多亩田地,定居下来。段家搬到大东郢时,段祺瑞年方6岁。
段从文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务农,后因子贵被追封为荣禄大夫、振威将军。
1879年,段祺瑞祖父去世,段祺瑞哭护灵柩归葬于合肥家乡。又在合肥西乡老家读了一年多私塾。老师姓侯。此时段家景况大不如前,学膳费经常拖欠。因此段祺瑞17岁,即停学不念,只身步行两千余里,去山东威海卫投靠在淮军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在淮军营中当了一名司书,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政生涯。
第二年,段从文到山东看望儿子段祺瑞。回家时,行至合肥西郊七里塘,离家只有二三十里,天色已黑,他急着想赶到家,摸黑走路,竟被同路者杀害,腰里带的钱也被抢走。那一年是1882年8月20日,他年仅39岁。段祺瑞闻知凶信,请假奔丧,未获批准,只得去信合肥知县,请求缉凶。
段祺瑞祖父、父母相继去世,家道陡然中落,全家生活重担落在他的肩上
二
段祺瑞后来发达了,官至民国总理、临时执政,虽在军事上并无出色战功和理论,但善于利用政治手腕和军事手腕维护自己的统治。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凯称帝和讨伐张勋复辟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短暂复出,但因失去实际权力而成为摆设。
段祺瑞在历史上一度被误读,作为军阀的他被骂军阀习气、倾心权术、迷信武力。而梁启超先生评价他:“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与北洋军阀的其他巨头相比,他有一个地方是值得我们钦佩的,那便是一生为官清廉如水,不爱敛财。因此他在当时赢得了“六不总理”的美名,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
他一生酷爱围棋,资助过大批围棋手(包括吴清源),被称作“中国围棋的大后台”。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段氏官员同样也是位高权重,即段芝贵。他和段祺瑞并称为老段和小段,并有“老段不老,小段不小”的说法。因按辈分段芝贵算是段祺瑞的长辈,但职位却在段祺瑞之下。
不论是段芝贵还是段祺瑞,都是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重要人物。他们因为是叔侄关系,又都是合肥籍人士,自然为家乡人所关注。
三
段祺瑞先后娶了两房太太和五房姨太太,第一位太太吴氏去世后,留下一儿一女。第二位太太张珮蘅,也就是袁世凯的干女儿,生了四个女儿。而他的五房姨太太,都是张夫人先后为段祺瑞讨进门的。张夫人因为没有儿子,生怕别人说她不够贤惠,不得已而为之。
大姨太陈氏,早在1914年便过世了,留下一儿一女均不幸早折;二姨太边氏只生了一个女儿;三姨太和四姨太都姓刘,仆人们称她们为刘三、刘四。五姨太姓李,便顺着称为李五。这三个姨太出身都很低,都是花钱买进门的。
四
我专程去段祺瑞的老家城西桥探访,城西桥村书记汪瑞山向我介绍,他们村因桥而得名。此桥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九十二年的历史。千百年间,城西桥遭遇过多场洪水,仍屹立不倒,为往来的人们提供着通行的便利。是合肥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石桥,已被列为合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流传着关于这座桥的故事:相传三国时期吴国达官贵人万士人的女儿嫁到了河的北面,每每回家探亲甚是不便,爱女心切的万士人就和亲家商议在河面上建座桥,方便来往。于是两家便合力出资并广集赞助建成了这座桥。
三年半后的竣工当天,众生云集大桥周围观看大桥龙门石(即大桥长、宽中心位置的一块长四尺九寸二,宽两尺四寸六,厚六寸六的石材一块)“合龙”的时候,这块大石头怎么也砌不上,急得石匠们大汗淋漓。
这时,有位石匠提出叫万士人到现场指挥操作,另一位石匠便大喊:“万士人可来了?”万士人答曰:“我来了!”谁料话音刚落,万士人口吐鲜血,当场归天。
该桥整体为两墩三孔石拱桥,全长45米,净宽7.2米,高7.2米。建桥的石材主要来自湖北襄阳,通过水路运输,经长江、巢湖、上派大河扎排逆流运往城西桥。建桥石材的粘合主要采取凹凸槽口相连,并用鸡蛋清、糯米汁加石灰调浆灌缝粘结而成,坚固异常。
每拱桥中部顶端分别装有分水宝剑,起到斩妖除怪作用;迎水桥面的拱与拱之间雕刻镶嵌四条龙首,背水桥面的拱与拱之间雕刻镶嵌四条龙尾,呈现“四龙护桥”。
大桥两头桥头堡分别雕刻石狮两头,威风凛凛。但在后来的天灾人祸中,大桥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许多装饰已经不可见。
早些时候,这座桥还不叫城西桥,因完工时还剩一块石料而被叫做“剩石桥”;也有人叫它“万家桥”,用以纪念万士人;唐朝时期很多人称其为“三拱桥”;宋朝时又一度叫它“西桥”(即庐州府西边的桥);元朝时当地居民曾叫它“四井桥”,这是因为大桥的四个拐角分别挖有一口井,味为酸、甜、苦、辣,并呈现四种不同的颜色,目前仅余桥东北角的一口井水甘甜可口,仍可使用;从明朝开始,它才被命名为“城西桥”,并沿袭至今。
随着城西桥的建成,此处逐渐形成驿道,是湖北、六安、庐州、南京、扬州等各州府的客商、官方兵马、车辆来往的交通要道。
现在,城西桥敬老院门前东西向大路就是古驿道,宽三丈,至今仍依稀可见。
我问汪瑞山书记,可知道段祺瑞,他一撇嘴:“这里人谁不知道,当年段祺瑞祖父段佩举家从六安搬迁至城西桥大陶岗安居,也从这座桥上经过的。” 李云胜 文/摄
新闻推荐
为确保辖区电气火灾安全形势,促进安全监管合力。近日,潜山开发区、消防大队、安监、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开...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