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愫叫方言
乡音到耳,方知家近。方言中蕴藏着乡土记忆,承载着地域文化,推广普通话与传承方言并行不悖,保持语言多样性意义重大——
■ 本报记者 晋文婧
前一段时间,上海小学教材里的“外婆”“姥姥”之争议归于平静。事件背后体现了一个需要反思的话题:普通话与方言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正如语言的规范化、普适化,与保持语言的鲜活感、敏锐度从来都是并不相悖的。
文言和苏白写成的《海上花列传》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京味儿小说无不以老舍的《茶馆》为经典,潜山方言让程长庚在京剧中留下烙印、也在张恨水的小说中出奇制胜……方言或许是文艺家们的创作元素和表现手法,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与思维方式的呈现。近日,“平上去入——湘鄂赣皖四省方言探讨”巡回讲座在安徽省图书馆举行,语言专家为大众解读方言中的秘密,安徽方言呈现别样精彩。
拯救渐行渐远的方言
据说全世界有7000余种语言,而每隔半个月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在我国,随着人际交往的频繁,语言生活的活跃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方言的变化越来越快,很多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湖南工业大学教授陈山青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仅“妻子”这一个词语,在中国就有100余种表达方式。目前,陈山青正主持由湖南主持人汪涵发动的“响应计划”,在湖南的乡间田野调查建立方言数据库,保护和传承方言。
在安徽,方言田野调查与保护也在有序进行,语言专家目睹了很多小众方言消失的现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安徽省项目专家徐建介绍,皖属吴语、徽语、赣语在急剧萎缩。在历史上,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迁移,皖南也存在种类繁多的客籍方言,包括湖北话西南官话、湖南话新湘语、河南话、安庆话赣语、温州话闽东话、松溪话闽北话、畲话、军话等,但目前很多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徐建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前往安徽芜湖县调研,发现该县的“温州话”快要失传。皖南地区的闽东话、松溪话等多种客籍方言几乎没有人会说,只剩下零星的老年人会说。 “我调研的时候,只有几位老人还能从记忆中搜寻到一些‘温州话\’方言词汇,但连一个长句都无法说出来,这种类似的皖南客籍方言已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如今要想听地道的方言,都要前往山坳坳里寻找高龄老人,未来几十年,这些皖南客籍方言可能要从方言地图上抹掉了。 ”徐建说。
方言不像地下矿藏,可以永久保存,如果不加以抢救,将会成为永远消失的历史。徐建认为,很多人对学习普通话与使用方言的关系存在误解,认为说方言是“土气”的,其实,方言的传承和普通话推广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并行不悖。因此,当下如何拯救濒危语言、保护语言多样性,进而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乃至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
方言是文化,更是文化的载体
在安徽省的宣城的部分地区,具有吴语特色的叠音词十分丰富,如蜻蜓叫“蜻蜓蜓”、臭虫叫“香香虫”、杨柳叫“杨柳柳”、牵牛花叫“牵牛牛花”。以淮河为界,蛇在淮河以北叫长虫,在淮河以南的江淮官话中一般叫蛇。中原官话说“知道”,江淮官话说“晓得”……在语言专家眼中,这些复杂的表述用语都是可爱的、珍贵的。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方言数量众多,南北差异较大。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徐建介绍,山川河流是产生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安徽的方言分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安徽目前有5种主要方言,以“两水三山”为天然界限,包括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赣语、吴语、徽语。据专家考证,中原官话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和淮河南岸,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江淮中部,赣语主要分布在安徽西南部,吴语分布在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青弋江秋浦河流域,徽语主要分布在黄山、九华山脉盘踞区。长江以北的方言比较单纯,长江以南是多种方言混杂区。皖西南曾经也是江淮官话的地盘,但是元末频繁的农民战争导致人口锐减;明初时,大量江西饶州籍移民迁入,形成了如今皖西南的赣语。
在安徽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比较习惯于依据口音来判断某人的籍贯,方言是人们地域文化身份的标识,其本身也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地域文化。在皖南泾县,徐建发现很多孩子已经不讲方言,但是说的普通话里又夹杂着方言口音。 “现在说方言的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很大,在正式场合即使不用普通话,也会改变方言语音,调整到最接近普通话的状态,好让自己的语言更容易被别人听懂,可谓是一种 ‘塑料普通话\’。但是,这种‘塑料普通话\’,却并不会促进方言的发展,反而让人们忘记方言真正的味道。 ”
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表达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方言比普通话往往更具优势。黄梅戏、文南词、胡琴书、高腔、弹腔等地方戏均是用皖西南的方言来表演的,体现安徽地域文化的精华。徐建认为,通过举办方言节目和地方戏曲、曲艺表演,能使安徽方言在艺术领域中继续发挥繁荣地域文化的作用。说当地民间故事、熟语谚语、民歌童谣,演唱当地流行的戏曲、曲艺,如果不以方言为载体,恐怕要失去许多韵味。
重拾方言,家庭是传承的第一课堂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方言的抢救与保护。 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国方言文化典藏”项目,综合运用“音像图文”多媒体手段采集特色语言文化,在安徽也设立濉溪、寿县、绩溪、屯溪四个调查点。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1500余个方言点进行采集记录。 2016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安徽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45个方言点纳入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25个方言点的采集任务,今年正在进行15个采集点的采集任务,分别在歙县、祁门、石台、淮南等地,明年,将完成所有方言点的调查。采录中,一种方言须找七个发音人,发音人需符合三代的土生土长的条件。此次方言调查的资料,将于明年筹备编辑、出版安徽省语言资源集。
徽语堪称安徽方言中最复杂的一种,近年来黄山市档案局投入近20万元建立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组织编写了徽州方言采录标准文本。包含1000个单字、1200个词语和50个规定句子,遴选了各地70个方言点112个发音人进行采录。除采录标准文本外,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还收纳了当地的民谣、谚语、民歌。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据报道,在海外说汉语方言的华人超过3000万,粤语、闽语、客家话都被当作中华民族认同的标志。在保护安徽方言方面,除了出版典藏、建立语音数据库之外,徐建呼吁,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需要承认方言在一定场合具有使用价值,让安徽方言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得以保护。只有频繁地使用,才能够更好地传承方言。家庭应该成为传承方言的第一课堂。无论你走到哪里,一听到安徽人的乡音,永远都会感觉亲切,这便是珍贵的乡土记忆,是可以安放的乡愁。
·评弹·
方言的滋味
■ 廖新一
对于一句普通的话:你要去哪里?上海话是:“侬起阿里德? ”;东北话:“尼上哪(ner三声)气? ”四川话:“你ki哪地撒!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方言来表述,让人一听就能大致判断出此人的家乡背景。这,就是方言的魅力。
现代社会,交流日趋频繁,不少人早早地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工作、成家、定居,更有些人直接走出国门,在他国定居生活了下来,然而,无论身处何处,只要一听到自己熟悉的乡音,还是会让人不自觉地生出亲近之感——在他乡遇到故乡人——这在古代一直都是人生的几件大喜事之一,可见人们对于乡情的眷念。
是的,对于方言的留恋、对于方言不自觉生出的亲近之感,这是人们对于故乡思念之情的反应,语言,只是寄托人们感情的一种载体,而方言,因其具有的浓厚的地域特色,承载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实在,听到了方言味浓重的乡音,让人瞬间就会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想起家乡的亲人故旧。
近些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说方言的场所和范围在逐渐收缩。推广普通话,的确有助于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好地与人交流,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方言都会慢慢地消失呢?不一定。可能一些本来使用范围就不大的方言,会随着人们生活半径的扩大而逐渐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但总归还有不少方言,能够继续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现在有不少地方的孩子由于从小在学校学的是普通话,在家里,家人可能会说一些方言,所以出现了一些普通话和方言结合的“类方言”,这种语言表述的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新方言”,这样的语言,依然会承载人们的情感寄托,同时,又表现了人们日益扩大的生活圈,也会有一定的生存必要和生存空间。
早在一千多年前,贺知章就人们对于方言的感情作了一首著名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里的乡音,既是方言,更是人们对于故乡的眷念。这样的眷念,即使时光流逝,也一直深藏于心间,念念于斯。
·链接·
这些方言比较难懂
前些年,有网友总结出中国方言最难懂排行榜。不过,由于这个榜单有些片面,所以备受争议。
第一:温州话。分布地区,温州地区。
第二:闽南语-潮州话。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丰顺县)及海外以东南亚为主的潮人聚集地。
第三:粤语。分布地区:广州为主。粤语根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在学术界,它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
第四:客家话。分布地区: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
第五:闽南语-雷州话。分布地区: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雷州市一带。
第六:闽东语。分布地区:共有18个市、县,大致包括历史上的福州府和福宁府两府的属地。
第七:苏州话。分布地区:江苏苏州一带。
第八:上海话。
第九:陕西话。分布地区:陕西方言包括陕北的晋语,关中的中原官话关中片以及陕南的西南官话。
第十:四川话(西南官话)。分布地区:四川地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俊记者张培农)7月5日零时05分,110千伏柳林变电站50兆伏安变压器一次冲击送电成功,潜山县第四座110千伏变电站投...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