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旅游+”合力创建全域旅游 潘天庆

安庆日报 2017-11-17 09:27 大字

全县景区,全域旅游。潜山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借助“旅游+”,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今年至目前,全县接待游客量、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5%和32%。(《安庆日报》11月3日)

潜山县在“旅游+”上做文章,着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既收获了喜人效益,又加快了旅游业转型升级,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应该说,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在潜山、太湖、岳西、宜秀4个县区已入选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基础上,以“旅游+”合力创建全域旅游,已成为安庆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面对悄然掀起的大众旅游,面对人们已经不再单纯地关注于某个城市富有特色的景区和景点,而是希望全方位地感受和体验整个城市文化氛围的旅游新业态,急需我们要以旅游业为指导,对全市区域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以“旅游+”融合各行各业的新模式,来统筹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

现实已说明,通过“旅游+”,能融合发展创造出许多如山水游、文化游、历史游、禅宗游、故居游、传统乡村游,美食游等各有特色,各具风味,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还可创造出许多新的旅游目的地。如通过“旅游+康养”,可利用安庆市优美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山村森林疗养等符合现代休闲养生需求的旅游居所……这种通过“旅游+”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又促使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全域旅游,同时也推动着政府机制的转换,从而在满足游客多样化诉求过程中,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实践也证明,创建全域旅游需要合力。通过“旅游+”,可发现旅游业链条的延伸影响,已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方合力支持和配合。这就要建立起政府统筹各方协调旅游发展的推进机制,从顶层设计上把全域旅游摆在城市发展的大局之中。用政府“有形之手”,坚持推动全市旅游板块一盘棋、规划一张图、城乡一体化的布局。在全域优化上配置经济发展资源,通过要素聚合、功能叠加、价值放大,达到利益共享,形成合力。比如,水利建设要满足防洪排涝灌溉功能,也要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农业发展除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还应满足观光休闲需要等。

以“旅游+”合力创建全域旅游,须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本地旅游资源的方式,充分挖掘好当地的资源禀赋,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潜山结合本县自然山水、地域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走差异化路线,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体现出比较优势,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就推动了旅游产业链形成,打造出全域旅游与地方经济的活力。

以“旅游+”合力创建全域旅游,还须紧抓不放“旅游+服务”这一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须知,在全域旅游的框架下,游客对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的感受和评价,已不限于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而是一踏上这个区域就开始体验,并对其综合环境要素和旅游品质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要重点抓好公共厕所、公共道路、公共停车场、公共标识、公共景区景点、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民宿、民居等共享住宿业态;露营地、特色产业园、旅游休闲综合体等。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这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拉动全域旅游的产业建设,让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给游客带来舒适和便捷。以此带动全域文明的提升,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以便于形成更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来促进安庆市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以“旅游+”合力创建全域旅游,这无疑对市民的文明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打造出安庆市浓厚的全域旅游的氛围,体现出全市上下一心的合力。若此,我们才能做活产业链,安庆的旅游产业也才能实现从“点”到“面”的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长庚故里寻戏“根”

深秋的天柱山,层林尽染,万紫千红。11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戏剧专家相聚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潜山县,开展程长庚和徽班艺术研讨,并拜谒程长庚故居,开启中国戏曲文化的寻根之旅。程长庚,清代潜山县程家井人,...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