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大户种瓜蒌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徐立成 实习生 陈李
两年前,李陈根还是安庆市潜山县的一名瓜蒌种植大户;2015年,他将产业拓展到了300多公里外的阜阳市颍上县。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连片的土地,成了他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将自己致富的法宝——瓜蒌播种于此,扎根于此,李陈根期盼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能结出更多的“金瓜儿”,让这里的群众也能尝到“瓜甜味儿”。土地平整连片 种植瓜蒌正适宜
阳春三月,播种好时节。在颍上县六十铺镇五十铺村,400多亩连片土地已经翻整好,等待播种瓜蒌根苗。“瓜蒌用途大,全身都是宝!”记者还没见到瓜蒌,李陈根就开始操着一口方言夸赞起来:“蒌籽可食用,根块、蒌皮能入药,药食兼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潜山县是中国瓜蒌之乡,有着悠久的瓜蒌种植历史。已经在家乡种植瓜蒌七八年,为什么选择到颍上呢?“我们那里气候适宜种瓜蒌,但地势不平,大面积连片土地少,发展大规模种植不太理想。”李陈根介绍说,在两年前的一次招商会上,了解到颍上地处淮河以北,从土地、气候、用工、交通等条件来看,很适合大面积种植瓜蒌。经过实地考察,他与合伙人决定,在五十铺村流转土地400亩,尝试种植。
李陈根说,瓜蒌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为宜。在种植方式上,他们摒弃了在田间搭架子、水泥杆、铁丝网的传统瓜篓种植方式,采取无架方式种植。“架子瓜篓生长周期为三年,三年后不能重复种植;而无架瓜篓生长周期更长,为五年,也就是说,第一年种,可以收获五年。”李陈根介绍,通过多年的品种试验、创新,他们在颍上县种植的这种无架瓜蒌,能实现大规模种植,每亩地可节约搭建成本3000多元。
生长周期长、投资门槛低、节约资源、绿色环保,而且容易上手、收益快。更令李陈根高兴的是,他们在颍上县实现了连片种植瓜蒌,去年实现总收益200多万元。
公司带动农户 助力当地群众增收
在颍上县六十铺镇马小村,村妇女主任马梅正带领30多位留守妇女在地里种植瓜蒌。村里的贫困户朱秀英也在这支队伍中。去年,她将自家的几亩地流转出去后,不仅拿到了地租,如今,在田间干活,一天还能挣40块钱工资。
“我们这个村是贫困村,村民以前生活就全靠家里几亩地,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一亩地总收成也不过千把块钱,只能够温饱,想富起来很难。”马梅说,正当村里一筹莫展时,今年春节前,她从镇上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认识了李陈根。得知李陈根打算扩大瓜蒌种植面积时,马梅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决心把它带到村里。
说干就干。她带头从村里流转100多亩土地,今年3月开始种植瓜蒌。“种苗、技术由李陈根的公司指导,现在每天用工30人左右,大多是在家的老年人和留守妇女,主要以贫困户为主。等瓜蒌成熟后,李陈根的公司负责回收和出售。”马梅说。
瓜蒌种植一年一季,收成在年底。3月份开始种植,10月份收获。“到了收获季节,亩产青瓜五六千斤。可收瓜蒌籽100公斤,干瓜皮100公斤,按照市场价,瓜蒌籽40元/公斤、干瓜皮12元/公斤计算,再加上根也能卖钱,亩均利润4000元不成问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马梅边算账边笑着说。
去年,李陈根成立了颍上县安阳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颍上县无架瓜蒌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大户、贫困户200余户种植瓜篓,种植总面积已达2000多亩,分布在六十铺镇、红星镇,公司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免费技术服务以及订单回收,在扩大企业种植规模的同时,助力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建起加工厂 深挖市场增效益
在六十铺镇五十铺村连片瓜蒌种植基地旁边,一座投入200多万元、年加工能力20万斤的瓜蒌籽加工厂房已经建好。“这是去年底建成的,目前正在装修,用于瓜蒌籽、皮、根的深加工等。下一步,将购买加工设备,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李陈根说。
经过在颍上县种植瓜蒌的前期摸索和经验总结,李陈根有信心把瓜蒌事业进一步做大。“目前,已经与亳州的一家中药销售企业取得联系,准备后期用瓜蒌籽、皮、根进行中药材初加工。企业也正在加大研发力度,谋划加工瓜蒌食用油等,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更大经济价值。”
李陈根表示,现在公司立足阜阳,拥有了更大的市场,也带动了这里的群众扩大瓜蒌种植规模。下一步,自己更远大的目标是,争取3到5年时间,在阜阳发展瓜蒌种植面积五万亩以上,力争在颍上建成一个以瓜蒌为主的系列药材生产基地及粗加工基地。
新闻推荐
安庆市现有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5个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其中前4个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桐城、怀宁、宜秀3个县(市、区)为有扶贫开发任务县。年底全市有个贫困村,.万贫困人口,贫困...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