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盘活集体死资源”之路本报记者何飞本报通讯员王阵
【现状】
集体资源活了 农民收入高了
惊蛰时节,艳阳春暖。3月5日,当记者来到潜山县官庄镇杨庄村的虎尖山,站在这座如鱼脊般突兀的山岗上,放眼四望,碧水青山的掩映下,这座小山村的周边全是一片片新开的油茶林。不远处,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基地里忙着清沟、施肥、补棵。
“这里是村集体的山场,以前起过火,成了一片荒山,现在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油茶基地。这样一来,村集体的山场盘活了,村民也有了劳务收入。”村委会副主任华绍年在向记者介绍这片油茶时特别提到:村里与企业有协议,优先安排贫困户在基地做工。
正在基地除草的华继生告诉记者,他除了庄稼活,没有其他技能,自己又患有胃病,是村里贫困户。“我承包了公司130亩山场抚育,每年春秋两季清清沟、除除草,公司按每亩90元给劳务费,一年下来就有1万多元。去年底,我家脱了贫。”
【路径】
借鸡生蛋 死资源变为活资产
杨庄村距离官庄镇集镇区有15公里的山路,到县城更是有近3个小时的车程,全村呈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是偏僻的山区村。 2014年,全村4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04户。而村里只有1片3500亩荒山,是集体经济“空白村”,带动群众脱贫乏力。
这样的基础条件下,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还怎么打?
众所周知,依赖于扶持和外援,即使一夜越过贫困线,但几年难迈富裕门。只有变“输血”为“造血”,才有永续的源动力。
“村里没有资金,就采取借鸡生蛋。”华绍年介绍说,2014年,杨庄村引进有实力的安徽跃峰农业开发公司,村集体和村民将闲置的山场流转给公司,公司已投资800万,建起了5000亩的油茶基地。当年,村里就获得集体山场租赁收入和服务性收入7.5万元,村民增收达到80万元。
【前景】
推进股份合作经营 “钱景”广阔
随着村集体有了收入后,杨庄村开始着手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正旺农业开发公司,逐步实现自我“造血”。
如今,村里公司按照村里产业规划,重点打造蚕桑文化产业园。通过示范户带动,引导村民以荒地和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已建起150亩的蚕桑基地和50亩桑葚采摘基地。目前,农户参股正旺公司的有57个,其中30户是去年的贫困户。去年,正旺公司让村集体增收18万元,农户增收27万元。
“安庆市供销社对蚕桑文化产业园很有兴趣,正在和村里洽谈,准备融资20万元,合作开发,打造‘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方诗旺满脸自豪地说。“在村集体经济撬动下,去年底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04户降至4户,贫困村的帽子终于摘掉了。随着油茶、蚕桑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股份合作经营的推进,将来村集体和村民就更有‘钱景\’了。”
杨庄村,正是潜山县实施的农村集体三资改革的缩影。潜山县地处皖西南山区,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长期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体经济十分匮乏。2014年度,全县178个农村村(居)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达25个。2015年,该县在部分村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探索,并取得积极进展。
采访中,潜山县一位县直单位负责人对此感触颇深:“现在,村集体有了运转资金,村干部再也不用遇上点事就到县城‘化缘\’了”。
新闻推荐
月8日,潜山县政府副县长陈昌奇率队来我县考察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县委常委、副县长孙爱德及县财政、国土、房管、开投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会。据了解,我县近期确定了企业债券发行的主...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