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矢志传承弹腔文化

安徽日报 2016-08-25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高城

“虽然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太好,我还是会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把7本弹腔大戏整理好,把弹腔文化保护好、传下去。 ”刚刚荣登“安徽好人榜”的潜山弹腔省级传承人、70岁的许开学老人,一边拄着拐杖一边参与老戏复排,为下个月将要举行的安庆市黄梅戏“表演周”作准备。

潜山弹腔曲调悠扬、音色爽朗,早在明朝就闪耀出彩,扬名四方。弹腔仍保持“老徽调”面貌而留存在潜山、岳西等县的偏远山区,被人称为京剧的“母腹”。年少时代的许开学,因为经常看潜山县五庙乡许家畈弹腔班社的演出,开始痴迷上弹腔,成了老艺人眼中的“苗子”,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点。

“师带徒、父传子、子传孙,弹腔就是这么代代相传下来的。 ”许开学说,这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弹腔队伍,即使是最困难的时期,都舍不得将剧本和戏服、戏帽丢弃,而是千方百计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不让弹腔消失,“我可以不吃肉、不喝酒,但是不能不唱弹腔。 ”

2009年,许开学突然中风,幸亏抢救及时,却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必须要依靠拐杖才能行走。心系弹腔的许开学一边做康复,一边想着弹腔文化。由于左手不能动,誊写剧本时,他用砖头压住纸张,单手誊写;遇上用线纽装订剧本时,他只能用嘴巴咬住线头,通过右手和嘴巴的配合来完成。

7年来,许开学克服身体的不便,回忆整理出《郭子仪》《二进宫》两个剧本,每次排戏演出,他都亲自担任导演。在许开学的坚持下,如今的“许家畈弹腔剧团”里,老者70多岁,最小40岁,父子兵、夫妻档、兄弟连,同台披挂齐上阵,拉之即来,来之能演,演之出彩。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潜山县围绕弹腔艺术的起源、流布范围、传承谱系及代表性剧目等,进行发掘和研究,保护和传承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山县已设立弹腔艺术专项资金,建立了奖励机制,对演出剧目予以场次补贴,同时定期举办弹腔剧目调演,组织剧团下乡演出,让弹腔“活”在舞台上。

“现在赶上了好时代,这对传承弹腔文化很有利,我们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团结和谐地将弹腔保护好、传下去,这样才能够对得起我们的祖先。 ”许开学说。

新闻推荐

进村入户真帮扶 增收见效真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斯实)11月10日,副省长方春明赴安庆市潜山县调研脱贫攻坚和灾后重建工作。他强调,各级干部要进村入户真帮扶,增收见效真脱贫,确保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方春明一行走进贫困户和灾后重...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