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摸爬滚打十余载,富裕起来的他被父老乡亲的真情所打动,毅然决然地将外面的产业交给儿子打理,拿出120万元整治黄鹤自然村,投资200多万元开发荒山,带领乡亲一起
一个走出大山深处,拥有近千万资产的工程老板,只因难以割舍的乡愁和父老乡亲的真情,毅然决然地带着山里人的纯朴与厚道回到深山,并在出资120万元整治所在的黄鹤自然村同时,又先期投资200多万元与村民联手开发山场,誓言带领乡亲们过上舒适富有的幸福日子。
4月12日,一场春雨过后,深山中的刘畈乡栗树村,云蒸雾绕,恍若仙境。在该村黄鹤组的休闲广场上,七八个小孩叽叽喳喳,正在你追我赶地溜冰;旁边的秋千椅上,坐着82岁的赵梅香和74岁的赵九莲,悠闲地唠着家长里短。“这都是沾刘书盛的光。”赵梅香满面笑容,“去年这时候,这里还是一间间牛栏猪圈厕所,你看,现在多干净,多好看。”自从广场建成后,赵梅香几乎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到广场上溜达溜达。
在黄鹤组村民看来,“这都是沾刘书盛的光”,已然成为他们普遍的共识。“为贫困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回馈生我养我的土地。”回想这一年多来自己所做的一切,51岁的刘书盛觉得更加释然。而刘书盛在不遗余力倾情桑梓之前的创业历程中,曾饱尝过多少酸甜苦辣,又有多少父老乡亲清楚明白?
从1985年开始,刘书盛开始从事牲畜买卖。1990年,他南下广州,在采石场拉斗车;1992年,他开始承包采石场。1994年,因家事又回到老家,并办起了砖窑厂,因土质不行,5万元打了水漂。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他在家乡开过饭店,经营过牲畜交易所,开过锯场、石矿场,结果背了30余万元的债务。2005年元宵节,刘书盛不得不带领一家人二下广州。“只有4000块钱,22天没找到事做,最后兜里只剩60元。”谈到当时的窘况,刘书盛眼眶潮湿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栽植桉树的活儿,5口人才算在大山上找到栖息之地。”也许是刘书盛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品质感动了上苍,一次偶然的机遇,他承包了一些水电工程,自此走上了康庄大道。
2011年11月的一天,带着六年思乡之苦和创业成功的喜悦,刘书盛只身驱车回乡。“通组路、家门口到处都被茅草覆盖,牛栏猪圈厕所混建于住房间,污物杂物遍地,山上荒芜一片,当时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流了下来。”家乡的萧条景象,给刘书盛的触动特别大。年底,刘书盛带着一家人回乡过春节。淳朴热情的村民们燃放烟花爆竹,摆上可口的家乡菜,用农村最高礼节迎接游子一家的回归。“从那时开始,我就觉得在外忙得再好,即使有别墅有名车,也冲淡不了那份故园情。”一种为家乡人做点实事的责任感在刘书盛心中油然而生。他许诺出资支持乡亲们利用过火山场发展经果林。
应乡亲们的要求,2013年正月初九,刘书盛回到家乡,和大家一起栽植了“艳红”、“新川”及“早凤凰”三个品种的桃树500亩。3月,他带头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山场入股,并按三七分成。“这些品种6年达到盛果期,以年产100万斤计算,产值可达200多万元,农户受益60多万元。”黄鹤组组长刘运来说。
适逢其会,美好乡村建设的春风吹向了大山深处。改变脏乱差的面貌、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乡亲们生活幸福指数,这可是刘书盛一直在心中酝酿的大事。“村里当时定了三个备选点,就老刘这个点群众积极性高,‘三清四拆\’搞得快。”该村党总支书记戴善友说。
自然村整治项目争取来了,乡亲们推选刘书盛为理事会理事长,由他全权负责整治工作。除多次召开群众会外,刘书盛还将全组53户跑了个遍,广泛宣传政策,同时组织群众代表到湖北省檀林镇雷冲村、潜山县黄铺村等自然村整治点参观学习。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刘书盛表示资金缺口全部由自己出,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项目动工后,刘书盛白天在现场调度指挥、带头出工,晚上挨家逐户做群众工作。十天之内,所有980㎡的不规范建筑物就被全部拆除。通过全组群众大半年的努力,整治点砌筑石坝3340立方米,建设了篮球场、车库12间、200平方米游泳池并安装了喷泉、溜冰场及休闲健身广场300余平方米,修建户户通道路260米,绿化面积580平方米,休闲亭、垃圾池、公厕、路灯应有尽有。一个大山深处最美乡村呈现在黄鹤组224位村民眼前。
“山区地形复杂,整治工程总造价达19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35万元,群众集资13万元,刘书盛个人出了120余万元。”乡蹲村干部余暇金告诉记者。听说刘书盛出了120万为别人做事,他的姑爷赵运济专程赶来问他是否有毛病,刘书盛反而劝起了老人家:“有乡亲们鼓励支持,再说我也有这份心,我不能退缩,一定要把好事做好。”为了丈夫更好地做事,妻子赵相平顾不上照顾孙子,去年8月份也从广州回了家。她总是说,“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刘书盛愿意为家乡做点事就由着他,回来发展也不错。这段时间,刘书盛又在为实施1001米组级道路硬化工程奔波劳碌。“完善自然村设施、硬化通组路,这是今年乡亲们外出打工时交代我的事情,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把它办好。”刘书盛说。
一年来,刘书盛所做的每件事,父老乡亲都看在眼里,并对他充满了信任、敬佩之情。“如今,大家都愿意将荒山出租给他,有的甚至赖着他去承包。”负责山场管理的詹绪美笑着说。目前,刘书盛已承包荒山5000余亩,用于发展桂花、毛竹、杉树等经济林木。在乡计生协会的倡导下,该村的育龄妇女成了山场开发的主力军,常年有60多位留守妇女和老人活跃在他的山场上。
“合作社计划再承包山场1万亩,开办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让丰富多样的绿色食品走向大都市,为1000余人提供就近就业岗位。”自然村庄得到了整治,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下一步,刘书盛将继续带领父老乡亲稳步迈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使家乡真正变成富裕和谐的“桃源”。(余暇金郝礼青本报记者陈开明)
新闻推荐
7月28日下午6时许,夕阳西下,正是建设工地上人们开展室外施工的好时机。记者来到位于新城高坦路和普贤路交汇处的县特教学校新校区建设工地,虽然没有了大型机械施工的轰鸣声,但是在教学楼内,来自...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