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史钩沉】胡适的一则日记

黄山日报 2014-04-25 11:43 大字

□ 黟县 朱来平

近读《胡适自传》,其中一则日记,让我印象深刻。先援引如下:

胡适日记1958年1月16日

潜山余协中来访。他是用Refugee Act[难民法案]来美国居留的,现住Cambridge[剑桥]。

他说起他的儿子余英时,说Harvard[哈佛]的朋友都说他了不得的聪明,说他的前途未可限量。

我对协中说:我常常为我的青年朋友讲那个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寓言,我常说;凡在历史上有学术上大大贡献的人,都是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如朱子,如顾亭林,如戴东原,如钱大昕,皆是这样的,单靠天才,是不够的。

余协中(1898-1983),安徽潜山县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国内,后迁居香港,好学多才,知识渊博。1957年,携眷赴美定居。余英时,余协中长子,1930年生于天津,曾师从钱穆、杨联升,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2006年11月,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他的中、英文著述多达数十种。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余英时日后在思想学术研究领域建树不凡,业绩卓著,是否和胡适这则日记的谈话内容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得而知,故不可妄断亦不做讨论。

然而这则日记可以反映出胡适这位大学者的为人、治学的风格。从余协中的言辞中,读者不难看出当时学人对余英时的看重和推崇,更不难想象做父亲的对有出息的儿子的欣喜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胡适对余协中难以掩饰的得意之态,并没有恭维和奉承,没有顺着余协中的思路迎合余协中的心理去夸奖余协中为人父的成功,去赞赏余英时,而是意味深长地用一个寓言故事讲出了自己对年轻人的教诲之道。在旁人看来,胡适这样说,有点不近人情,像是给颇有几分得意的余协中浇了一盆冷水。但他的话可谓语重心长,富有见地,对晚辈后生如何做学问有着很明确的指导意义。朋友之交,当像胡适这样真诚坦率,秉持一种“自然的醇厚”。唐德刚在谈到胡适时曾说:“他的真正过人之处,是他对上对下都不阿谀……他说话是有高度技巧的,但是在高度技巧的范围内,他是有啥说啥!通常一个有高度清望的人,对上不阿谀易,对下不阿谀难,而胡氏却能两面做到。”

胡适以兔子和乌龟赛跑这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来谈治学之道,让人耳目一新。小时候学到这则寓言之后,对其寓意的理解便一成不变了——兔子失败是因为骄傲,而乌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寓言给人们一个启示:要有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的精神稳扎稳打终能胜利。很明显,这是褒龟而贬兔。胡适却翻新寓意,对这则寓言做出了新的解读,对龟、兔不是一褒一贬,而是二者并重。在赛跑场上,兔子是天才,而乌龟比不过兔子,这是自然的事情,没有疑义。乌龟的胜利,并不代表乌龟在赛跑运动中有过人的天赋;而兔子的失败,也不会让人怀疑它善于奔跑的天才能力。对于欲成就一番事业的年轻朋友来说,“天才”的因素是不可轻视的,但“单靠天才,是不够的”。胡适认为,人的成功是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勤奋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此我想,当年王安石笔下的那位“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的父亲能够让胡适“浇一盆冷水”,或许仲永不会“泯然众人矣”,他的人生道路会改写的。

新闻推荐

天柱山发现近60幅抗战石刻

本报讯 今年以来,潜山县对天柱山抗战石刻进行认真核查盘点,发现现存抗战石刻近60幅,或在悬崖之上,或在峭壁之中,是极珍贵的爱国主义教材。天柱山周边,在8年抗战中曾发生过大小阻击战、保...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