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紫山下桑皮纸 紫金城中焕生机

安庆晚报 2011-03-26 23:08 大字

 

 

潘艺

 

林燕

本报讯

 

有着千年历史的桑皮纸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而在桑皮纸的发源地潜山县官庄镇,从汉末就开始了桑皮纸的生产,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官庄桑皮纸历经千年沧桑,在濒临失传的境地中,终于在新世纪的故宫的书画修复中重焕生机,从金紫山下走进了紫金城中。

据了解,潜山县官庄桑皮纸属纯手工工艺生产。并以野桑树为原料,具有质地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而且吸水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高级包装、制伞、做炮引和书画用纸,制作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宋、元时期曾一度出口日本、印度等地。

47岁的刘同焰是省级桑皮纸的非遗传承人,初中毕业后,刘同焰就跟随父亲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并很快掌握了加工方法。当时他所在村的百分之四十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桑皮纸生产加工。全镇从事桑皮纸生产的达1500多人,官庄生产的桑皮纸畅销全国各地,年产值最高时达500多万元,兴盛一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着桑皮纸加工手艺的刘同焰,并没有象祖辈、父辈那么风光,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传统手工造纸受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严峻挑战,桑皮纸日渐衰落,许多世代相传身怀绝技的民间造纸艺人,为谋求生计,只得转行,官庄桑皮纸生产作坊从上世纪80年代200多家锐减到十来家,传承了1700多年的造纸技艺濒临失传的危机。

刘同焰告诉记者,当时他确实很矛盾,人家都不干了,我靠这手艺也不能维持家中生计。但是,祖传技艺到手上第五代,不想在我手上把祖传的传统绝技失传了,所以我就一直坚持下来。

刘同焰的执著和信念,终于让这门即将失传的千年绝技重焕生机。2004年6月的一天,他接到来自北京的消息,他制作的桑皮纸在20多家纸样中脱颖而出,成为修复故宫倦勤斋通景画背纸,这为官庄镇的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工艺的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官庄桑皮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刘同焰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潜山桑皮纸首批传承人。在他的传承下,他的妻子和侄儿也掌握了桑皮纸制作的全部技艺,并于2010年,他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潜山桑皮纸第三批传承人,目前已经有20多名跟随学艺的徒弟,并成为了县级传承人。

新闻推荐

三十年多前我在家乡公社中学教书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初

黄骏骑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