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家庭作业”模式带动近万人就业
□
胡瑞琨
王中群
本报讯
近年来,潜山县劳动就业部门抓住旅游工艺品、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产业发展迅速的机遇,积极鼓励、引导小企业将产品加工从工厂转移到家庭,采取交“家庭作业”的方式,帮助因种种原因不能正常上班的就业困难人群实现了就业不离家。据统计,目前该县通过这种灵活用工的方式已经带动了近万名困难人群实现了家中就业。
王小芬是潜山县丝绸总厂的下岗职工,十多年前,丈夫外出打工至今杳无音信,那时候女儿才两岁。这么多年来,王小芬一个人既要带着女儿生活,又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王小芬告诉记者,现在女儿已经上高中了,她每天除了上班挣钱糊口,更重要的是要为女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她说:“我每天在超市上半天班的收入就几百块钱,手头太紧,为了女儿学习,我又不能再找第二个职业。后来听说兴乐电子厂可以领料回家加工,我觉得非常适合我。这种方式上班真好,不耽误家务事,又能挣到钱,我现在每个月在这一块就能增加400块钱的收入呢。”
王小芬所说的电子厂老板叫张改,她是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前她和丈夫都在宁波一家电子厂打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后,2005年他们回乡在余井镇创办了自己的电子厂,专门加工手机话筒上的小配件。张老板说:“由于资金问题,我们租不起厂房,招不起工,企业发展的很艰难,后来在县劳动就业部门的创业培训中,我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子。让工人把活带回家干,这样就节省了租厂房的费用,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同时,这种‘打工不离家\’的灵活用工方式还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了就业。”张老板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她的电子厂已经有4个分点了,仅领料回家加工这一种用工方式就吸纳了四五百人就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几年,针对家庭负担重、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就业困难人群,潜山县劳动就业部门一边组织他们参加免费的技能培训,一边积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就业。为了鼓励小企业吸收这些人领料回家加工,劳动部门还根据用工人数定期给企业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该县劳动就业局赵明局长告诉记者,这种“家庭作业”的方式不仅带动了困难群体灵活就业,还破解了小企业资金薄,用工难的难题。据统计,目前潜山县通过这种领料“家庭作业”的方式已经带动了近万名困难人群实现了家中就业。
新闻推荐
□
晚报记者
李大永近日,市民张宇(化名)向本报热线反映,在中宜大厦3楼有一伙人专门找老年人讲课量血压,然后卖保健品,讲课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每天早上6时到8时。他怀疑...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