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农民,赋能乡村振兴

安徽日报 2020-12-15 07:00 大字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从哪儿来?如何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安庆市大观区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主导产业,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一民生工程为抓手,分层分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先后开设了蔬菜种植专业、水产养殖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专业等多种培育课程,有效带动了辖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大批学员已经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按需“配菜”,

精准惠农助转型

寒冬时节,万物萧索,也到了一年中农人们最清闲的时节。一个月前安庆市大观区皖河农场红旗分场的种植大户胡厚财完成水稻收割后,又马不停蹄地为自家的110多亩稻虾共生的水田进行了肥水,早早地替冬季龙虾产卵铺下“温床”。“现在水色就不错,60公分的水深能见度在20公分左右,水的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比较健康的。”站在自家的农田边,说起龙虾养殖,老胡头头是道。

他能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正是得益于大观区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48岁的胡厚财自小就在长江里打鱼,2018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转产上岸选择发展水产养殖,当年便承包了十亩水面养起了小龙虾。“虽然第一次养就成功了,后边怎么发展还真是两眼一抹黑。”正当老胡踌躇之时,大观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摸底了解到他的需求,为他申请了第二年区里组织的水产养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老胡的水产养殖也一下迈上了正轨,从单纯的龙虾养殖“进阶”到对技术要求更高的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每亩年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尽管当前农民队伍还存在‘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特征,但不少规模化发展的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度还是非常高的。我们结合这部分需求,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大观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昌华介绍,为全面掌握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村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该区依托村、社区,进行全面的摸底,分产业、分类型建立高素质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数据库。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对高素质农民进行分类培育。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产业规模、文化素质较高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等都被列为重点培育对象。

为了更精准地提供培训服务,每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始前,该区农业部门还广泛收集拟培育对象的建议,根据需求,按“需”配菜。陈昌华表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一是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发展背景进行合理设置,二是充分尊重农民本身的需求。今年,该区还首次购买了线上课程服务,帮助农民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田间课堂”,

引领农民奔富路

眼下,正值瓜蒌收获季。12月8日一大早,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村庆蕊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春霞就匆匆赶往隔壁培文村,指导瓜蒌种植户曾新齐采摘瓜蒌。“采摘后得马上趁天气好,把新鲜的瓜蒌籽进行晾晒,放久了味道就发酸。”一边检查着今年新品种的出籽率,胡春霞一边指导说。作为大观区瓜蒌种植的“土专家”,胡春霞已经靠技术带动了像曾新齐一样的6户周边村民发展瓜蒌种植。

种植瓜蒌达7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引领下,胡春霞自2016年开始陆陆续续接受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安徽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等课程,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瓜蒌种植、瓜蒌根繁育等种植技术,还学习了销售经营、品牌培育等现代化经营知识。与此同时,胡春霞的瓜蒌基地作为大观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已接待了近百名学员到此参观学习。

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方能释放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大观区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在邀请农业专家对培育对象进行理论培训和实地指导外,充分发掘农村“土专家”,用更接地气的“田间课堂”等方式,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激发学员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今年该区通过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已进行“现场直播”40余次。

“我区目前建成实训基地10个,涵盖蔬菜、水产、棉花、水稻、统防统治等领域。这些实训基地的经营者也基本都是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他们反哺乡村,也为乡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陈昌华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观区已建成“一主两翼”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即以区级农技培训中心为主体,以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能满足不同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优先支持,

培训帮扶不脱钩

如何帮助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民做大做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仅仅是开始。这两天,大观区海口镇巨网村的兴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德胜,正在准备上马新项目。他11月份跟随当地农业部门去外地考察了再生稻种植,返回基地后就打算明年试种100亩。“对口帮扶的农技专家每个月都要到我的基地转上两回,全程专业指导,技术保障完全不担心。”马德胜说。

和马德胜一样,目前大观区所有持证的新型职业农民都有1名农技人员联系服务3年以上。2017年牵头成立合作社后,马德胜次年就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两年多的时间里,大观区农业部门不仅全程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每年组织社内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还提供了惠农补贴、农产品“三品一标”申请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指导。

“仅在今年,我们就在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相继被认定为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获得各项惠农补贴共计15万余元。”站在刚刚收获过的稻田边,马德胜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今年8月,合作社还申请下了绿色产品的认证,如今每斤绿色大米的销售价格比去年上涨了近一倍。

为了将持证的新型职业农民扶上马,再送一程,大观区把获得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让有限的资源优先由高素质农民享用,实现同等条件下的“四优先”,即优先享受涉农优惠扶持政策,优先申报安排省、市扶持项目,优先享受先进科技推广等各项配套服务,优先给予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支持。

此外,该区还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其优先向高素质农民生产区域或领办的经营主体倾斜,逐步形成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壮大的良性发展模式。

“高素质农业人才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我们也将不断丰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农业转型发展。”陈昌华介绍,自2013年大观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一民生工程以来,该区已有300多名农民经培训成为持证上岗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闻推荐

安庆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 开启战略合作推动乡村振兴

星报讯11月27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安庆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据悉,自2016年起,安庆市就与中国农业科...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