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可赏诗
那年在安庆的月圆之夜,是和外方专家奥特森先生共度中秋节。从宿舍的窗户望出去,偌大的工地虽然灯火通明,但是比往日显得冷清多了,因为民工们早已回家过节。当一轮玉盘升上天空,银色的光华如流水一般,满世界流动着宁静和安详。那一刻,每一位游子的心灵魂魄都已飞回故乡,和家人欢聚团圆。
费了一番口舌,奥特森先生似乎明白了中国人中秋节的含义。他沉思片刻,打开电脑翻看起妻子和女儿的照片。淡蓝色的眸子里,也闪过如水的月华和脉脉的亲情。我不由得想起王昌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明月未必是中秋明月,但一定是思乡的明月、怀念佳人的明月。还是白居易的诗《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叫人低吟徘徊:“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诗人从“昔年八月十五夜”,想到“今年八月十五夜”,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难以释怀和不堪回首呢?不知道“湓浦沙头”是何处所在,他的《琵琶行》中倒有“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的一丝痕迹,那是否就在浔阳城附近?只是诗人“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才是我眺望的方向,山外的秋山才是我的故乡。
中秋之夜的月光,最能打动人的相思和情怀,古人吟诵的诗篇不计其数。《红楼梦》第一回中,中秋之夜甄士隐将贾雨村从葫芦庙里请到家中饮酒,贾雨村趁着“七八分酒意,狂性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不知为何,每读此诗,我会想起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的《题菊花》和《水浒传》宋江在浔阳楼的“他年若遂凌云志”的《西江月》。这位贾时飞贾仁兄的诗,前两句看似平淡无奇,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后面两句倒有不同凡响的抱负和霸气,流露出他对仕途功名的渴望,对“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无限向往,就连甄士隐也不住地赞叹:“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
再看看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即便是战乱的年代,诗人在颠沛流离之中,望明月、思故园,如此幽静的中秋月夜,月光如霜似雪,足以抚平诗人艰难苦恨的心境,得到片刻的慰藉和栖息。
说赏月的诗词,就不能不说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中秋吟月的绝唱,耸立的高峰,后人无论有多么美妙雄奇的文辞,都无法比肩和超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妇孺皆知,千古传唱。正因如此,人们才忽略了东坡大学士其他的中秋诗篇。他在《中秋月》中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面对月夜良宵,诗人却心生世事无常、漂泊羁旅的感慨。在《八月十五日看潮》前两首中说:“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中秋夜观潮,又是如此的绘声绘色、雄浑辽阔,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奥特森先生没有读过这些中秋的诗词,也无法理解皮日休“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的雅兴、晏殊“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的凄切、辛弃疾“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的悲愤,这个月圆之夜有太多的内涵和咏叹,有无尽的浪漫和忧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词的中秋,乡愁的月夜,何人不起故园情?
□ 章荣忠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浩记者王原)为确保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实施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