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求职总量同比均稳中有升 如何看待当前用工形势
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对全省各地进行的一项调研指出,当前用工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也对就业结构和社会保障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新形势,如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如何推动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省内就业比例逐步提高
“刚从东莞回金寨创业那一年,我流转了当地群众200多亩山场种植名贵中药材天麻,带动11户贫困户就业,当年收获天麻30余万斤。此后我加大投入,成立销售公司,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30多岁的高翔是金寨县一名返乡创业者,他创办的文翔中药材公司已带动当地数十人就业,近两年年销售额均近千万元。
“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地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民工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省内就业的比例逐步提高。”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和社会保障处处长焦山斌告诉记者。
六安茶谷是六安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自2014年8月启动以来,该项目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为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带动该市40多个乡镇沿线五六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省外转移就业人数明显减少,而省内、市内转移就业人数呈逐步上升态势。安庆市引导更多省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集聚更多更优质人力资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工累计返乡创业人数2.9万人,创办经济实体1.47万户,创造就业岗位7万个。
从调研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民工总量同比有所增长,本地就业创业农民工增速较快,外出农民工比例同比略有下降。皖南地区池州、宣城、黄山三市省外就业人数是省内就业人数的1.63倍左右,皖北地区阜阳、宿州两市为3.7倍,皖南地区返乡就业创业比例高于皖北。
“从用工形势来看,当前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求职总量同比均稳中有升,企业开复工情况良好,工资薪酬稳中有升。”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和社会保障处相关负责人分析,全省规上企业春节后复工率在95%以上,芜湖、亳州等地全面复工。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物流、家政等服务业复工率达90%以上,建筑行业复工率在80%左右。
调研显示,与2018年相比,92%以上企业薪酬保持不变或小幅增长,平均涨幅4%左右。安庆市、芜湖市企业薪酬涨幅位居前列,安庆市部分企业增幅达到30%,主要是为留住技能人才。芜湖市经开区普工月薪增加9%左右,合肥市福利待遇平均增幅在10%左右。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地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月工资达5000元左右,阜阳、蚌埠、淮北等地工人工资在3000-5000元之间,区域工资差异明显。
用工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工厂……当人工智能加快向各行各业渗透时,传统制造业也在这股智能化浪潮中加速升级。
在合肥雄鹰自动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加紧调试各种自动化生产线。“这是我们自主开发的包装机,可以实现自动投料、自动装袋、自动称重、自动封装等全流程自动化;你看这种码垛机器人,一小时可以抓取600包到800包50斤的重物,相当于4个工人的劳动量。”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当前,从全市企业招工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实施‘机器代人’计划,企业招收员工在技能方面要求普遍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呈下降趋势。另外,劳动者低学历占比高也是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黄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说。
调研显示,蚌埠市70户重点企业普工缺口2363人,占需求总人数的83.5%。淮南、池州、马鞍山等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普工比重仍高达70%以上,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形成“用工荒”假象。在马鞍山市求职者中,拥有职业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占比为31.4%。其中,拥有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求职者比例只有4.88%,且该市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分布相对集中在机械制造、金属加工、材料加工等传统制造企业,而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分布较少。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格局调整、教育培训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叠加,导致现阶段用工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焦山斌分析,从全省面上情况看,普工缺口较大,制造业企业缺工现象突出。从行业领域看,部分行业结构性、阶段性用工短缺,个别企业薪资待遇低、生产环境差,致使招工难、留工难。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近年,在创业创新政策支持下,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
“快递、外卖、家庭电商、滴滴代驾、网约平台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不可忽视。”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和社会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新兴业态就业存在形式多元化、平台用工规模化、用工管理去雇主化等特点,新行业中出现的无法缴纳社保、劳动关系判定复杂等问题,对就业结构和社会保障产生一定影响。该负责人建议出台前瞻性规范管理办法,充分挖掘新兴业态就业潜力,解决就业灵活性和劳动权益保障的平衡问题,充分发挥新兴业态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技能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找工作底气足,就业不用发愁。 ”六安小伙刘成涛在皖西一家培训学校空调制冷专业接受订单式培养,成为合肥某大型企业的一名娴熟技术工人。该培训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培训的专业有电子电器应用维修、计算机及应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培训对象多来源于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每年能培养千人左右。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将职业院校、有培训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统一纳入农民工培训服务主体。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技能培训、农业部门新型农民培训、扶贫办‘雨露计划’培训、工会困难下岗职工帮扶培训、妇联农村妇女扶贫培训、共青团青年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形成培训合力,努力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办学形式多样、适应社会各类人员培训需求的大培训格局。”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和社会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安徽省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户,达112.8万户,在又一个发展春天迸发出更强的创造活力。“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就业岗位总量。”焦山斌认为,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畅通创业创富通道,激发创业活力,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大力鼓励、支持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进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缓解就业压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徐志远)近日,有市民反映大观区纺织南路人行道停放了很多“僵尸车”,影响市民通行且不安全,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把...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