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村西河班:让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弥久芬芳
□ 记者 何霞 文/图
人们知道,青阳是青阳腔的起源地,“戏窝子”就在杜村乡,杜村乡十一个村,村村都有唱戏的人。杜村人民热衷演艺,自古蔚然成风。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
杜村姜是大姓,其宗谱上对杜村土桥姜演傩戏都有记载。据杜村《姜氏宗谱·傩神记》记载:“傩戏为制由来已久,古代有公历、族历、暴历之祭……我族始则姜刘俞姓共之,继乃各为一会。”“傩戏在土桥姜周边一直上演不衰。”土桥姜家在南宋开禧三年自徽州婺源迁到杜村,至今已有八百余年。
青阳著名画家唐大笠,杜村人,他在《青阳风情忆旧·目连戏》中也讲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杜村乡演目连戏的故事,“打我记事起,青阳盛行演目连戏。演目连戏大致分会戏和愿戏两种,会戏是公堂出资,愿戏多为私家出资。会戏财大气粗,热闹非凡。开演那天,所辖范围,每家每户,杀一头猪和一只公鸡,公鸡当场宰杀。台下摆满杀好的猪,刮皮白猪还化妆一番,插上荷花灯,以示虔诚。”爱戏、演戏是杜村乡人民的文化传统。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1992年,本身就是个“戏痴”的杜村乡西河六组民间艺人王建中和14个年轻戏迷一拍即合,组建起一个松散的戏班子——西河班。这个戏班子不光唱傩戏、青阳腔、黄梅戏,还能唱目连戏和八都小调,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唱戏,近30年下来,积累了舞台经验,演艺愈精,经口口相传,主动邀请他们演出的人多了起来,西河班也发展成为杜村乡民俗文化艺术团。如今每年演出40多场,从村里唱到了乡外,贵池梅街、石台七都、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安庆宜秀区乃至江苏张家港市,都有艺术团的足迹。
表演是传播、传承的一种方式
在牵头人王建中看来,这个艺术团就是村民们“玩”起来的,不打牌不搓麻将,闲来无事就爱唱唱跳跳。这些年,慕名前来学戏的人越来越多,学员大多来自本乡、庙前镇和周边乡村。
想参与艺术团也很简单,只要有热情就可以。王建中说,老带新这样手把手地教下来,现在足够能撑起一整场演出,演出所到之处,深受欢迎,当地人乐意看,我们演起来也有劲头。
“傩戏、目连戏这些文化习俗年年上演,大家不但不厌倦,反而越来越感兴趣。”在王建中看来,这些具有浓浓文化气息的民俗都是“珍宝”,创办艺术团经常开展表演活动也是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现在面临的一个难处就在于人员流动性大,不得不面对临时培训的情况。有人才能演,演了大家去看乃至去学,好东西才能流传下来。不怕被别人学走了,就怕没人愿意去学去演。”
让民俗表演回归到群众中去
退休之后,身为中国书画家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的青阳杜村人余有水去黄山宏村、苏州同里、湖州南浔等古镇,短则停留1、2个月,多则住上8个月之久。除了创作书画,他还热衷近距离接触当地的民俗表演,领略氛围,“看的时候我就想到我们杜村的傩戏、青阳腔、目连戏、十番锣鼓、丰收锣鼓、八度民间小调等民俗表演,不比他们的差,但是传播上还不够深入人心,文化旅游的概念不够强。”
回来后,余有水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杜村乡民俗文化艺术团,自觉自愿担负起顾问的角色,希望以这样一个民间自发组建起来的剧团为载体,让这种从群众中来的民俗表演回归到群众中去,被更多人尤其年轻一代所接受。
对于这些口传心授的古老说唱,去记谱、作曲、改编剧本,把它们留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能随便改,曲调要契合,字句要讲究,剧本要贴近。”每回演出,但凡时间允许,余有水都会去现场看,并琢磨怎么再去调整、改进。
因为把大多时间、精力都放在艺术团上,余有水婉拒了各地的书画创作邀请,“不去做这件事,总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不求名利,不图钱财,就是为了心里踏实,想看着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到我们杜村特有的文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暑期到来,旅游安全压力增大,安庆市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重点检查景区(点)雷雨大风,汛期大雨,暑期炎热等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