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根本之策是技术创新

安庆晚报 2018-05-02 09:25 大字

今年年初,市环保局在全市各地对省级以上工业园及园区外重点企业共326家企业开展了环境问题排查,发现存在问题的有237家,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工作104家,其他企业整治工作正在开展之中。同时,安庆市还对2017年完成整治的80家重点企业(其中6家已停产)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开展全面提升改造,目前各地已确定提升改造措施102条。(《安庆晚报》4月18日)

数据表明,安庆市在环境治理上取得的成绩不小,而另一方面也同样表明安庆市的环境治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次排查的仅是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及园区,237家存在环保问题的企业中目前只有104家完成了整治,还不到半数。这也说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些没有完成整治的企业其排放的废弃物仍然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这还只是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反映,放眼全局,那些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排放达标吗?如此一问,就不得不让人心惊了。

但企业的职责就是生产。只要有生产,就有废弃物的排放。除非停产关闭,而停产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矛盾的是,不停产,污染就不止。是要效益,还是要环境?这是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题。这不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答案应是多选,即二者都要,环境要保,企业效益也要。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能以牺牲环境求发展,这句话反过来解读就是不能在过度的保守中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语境下,发展永远是硬道理,不能有半点的含糊。问题是要在二者之间寻到一种平衡,使得生产与环保两不误,或者做到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在发展的同时,建设环境美好型社会。

平衡来自哪里?就来自于企业环保技术上的更新。技术更新要投入,往往还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就看企业愿不愿意拿出这笔钱来。作为企业尽管头顶上悬着社会责任一说,但如果没有外界的监督,以及行政的监管与法律的约束,一般而言,在逐利的冲动下,对于环保投入很难做到十分地上心,社会责任也就难以落实到现实中。这也就是说,在企业发展中,环境治理上,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觉,要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更要有法律的约束,以逼其舍得在环保上投入,且是大投入。实质上,从长远来看,环境治理企业也是受益方,因为美好的环境人人受益。

企业要发展,环境也要治理。基于现实的认识,保护环境某种程度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减少企业的排放,或者说要达到合理的排放。这些都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以及环保设备的更新。这是环境治理的根本之路。离开此,环境治理永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治标不治本中,不可避免地要重走那条“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如此,不仅时间上输不起,百姓也不会答应。

新闻推荐

破损井盖折射安全管理漏洞

4月20日,市民孙女士致电《安庆晚报》热线:“少年宫东路安庆电大附近的人行道上,有一块窨井盖破损较为严重,这种情况已有一个多月了,一直无人处理。这里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到了晚上,由于光线昏暗,...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