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女子学校 走出的一位文学大家
○培媛女中学生的校园生活
○1933年在武汉大学的苏雪林
○晚年苏雪林
说起安徽历史上的知名女性,原籍安徽省黄山的文学大家苏雪林应该算一位了。她一生笔耕不辍,被誉为“文坛常青树”。但在那个年代,作为一名女性,其经历也是多有波折的,特别是她的求学经历。在当时的省会安庆,她就读了一所女子中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正是在这里打下了她成为文学大家的基础。
繁花不断的学校
“四时不断的繁花。”是作家苏雪林对母校培媛女中校园环境的形容。在《我的学生时代》中,她这样写道:“校舍是颇为壮观的洋楼,此外则碧绿的操场,成行的大树,四时不断的繁花,具有十足的美国学校作风。”不知道她说的“成行的大树”,是不是在校舍之北,也就是现在安庆二中操场之南,如果是,指的应该是那一排遮天的樟树。
苏雪林是1913年进培媛女中读书的,那时候,他们一家刚刚从上海搬到安庆。主张她到这个学校读书的,是“留学过扶桑半载因闹什么取缔风潮而返国的二叔”。80年后,作家极力想把这段记忆理清,但年龄过高,她已经无法清晰回忆,“这个学校创办不知何时,地处安庆的百花亭,对面是男校,校名什么已忘,好像是圣保罗,并有极宏伟的礼拜堂一座。我开始并不知这个培媛女中是何等级,入学以后才知它不过是个小学程度,制度又特别,学生入学后,连星期日都不许回家,只许家属来校探视。”2009年,我们在1922年出版的一本外国书中发现两张老照片,一是1917年的圣保罗中学教学楼,一是1919年的培媛女中教学楼。可惜此时作家已不在人世,不然的话,会引发出她更多的记忆。
培媛女中创办时间,应该从1903年算起,初名“初等女子学堂”,传教士华礼门夫人创办,地址在小二郎巷圣救主堂附近,是帮助妇女识字、读经,类似扫盲学校的速成班。1908年移建城北百花亭西南后,改名“培媛女子中学”。
从我们找到的照片上看,教学大楼为二层,东半部伸出,为“T”字形,前为操场。现在的圣诞堂,建于1912年,初名“成仁堂”,是培媛女中的礼堂。1928年,圣公会位于大二郎巷的座堂中学,与圣保罗中学合并,其校址,和培媛女中交换,于是培媛女子中学迁回大二郎巷,兼并戊辰女子补习学校、女子补习班,组建培德女中,首任校长为洪德应,后程子赣、陈见真接任。安庆沦陷后,培德女中被日军侵占,改名为“东亚医院”。后刘嫒珍在此恢复培德女中补习班,继任校长。抗战胜利后,培德女中迁往芜湖。培德女中只有初中三个班,每班40人,共有学生100名左右。课程设置有国文、代数、几何、英文、历史、地理、卫生常识等。教徒学生另有唱诗班活动。
难以忘怀的求学经历
培媛女中虽然是教会学校,但仍归省教育部门管理。据苏雪林回忆,“学期终了时,安庆最高军政长官柏文蔚亲自到校给奖”,这种规格,现在是绝对无法想像的。此外,教会学校的会考,也由省教育部门统一安排。我们在前些年还发现了一张“初中会考入场证”,为1934年第二学期中学师范学生毕业会考专用,考生是私立培德女子初级中学初中学生郑象益,座位是第375号,入场证由安徽省政府教育厅印制。试场规则有13条,比现在还要严一些。
苏雪林在培媛女中读书时间不长,原因是“功课简陋,校风又极腐败”,加上当时“我母亲要回太平故乡,把我留在学校里有点放心不下,到暑假便代我向学校提出退学,一同动身回乡去了。”临行之际,培媛女中的好同学杨运莲,专门到她小南门寓所来告别,两位说了一下午,哭了一下午。苏雪林还专门写有一首《送杨运莲》:“离亭残柳碧萋萋,听罢《阳关》意转迷。从此登高休远望,长林空有暮鸦啼。”
而正是这不算太长的求学经历,在苏雪林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时时会念叨起。1998年5月,百岁老人苏雪林跨海峡回太平故乡,当返回时在黄山机场登机前,她动情地说:“我不回去了,安庆还没有去呐!”此话一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张健初
新闻推荐
3月2日是中华传统的元宵佳节。为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迎江区新河路街道在辖区举办元宵灯谜会活动。该街道邀请老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和青少年们精心准备了600多条难易程度不同的灯谜,内容以宣...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