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传统中医“三伏贴”受青睐 安庆市中医院 沈伟
今年的三伏贴受青睐程度更胜往年,初伏头三天,安庆市中医院接诊医生从上班到下班几乎没有一刻停顿。
“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分别在头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将药膏贴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以提升阳气,最后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虚,消息皆通于大地”。许多冬季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症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已形成,只是由于夏季炎热,人体阳气旺盛,使病邪潜伏体内,未能发作;及至冬日,天气严寒,病邪蓄势而起。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充沛的时期,在此期间,调整人体的阴阳使得阳气内敛,阴阳之气平衡旺盛,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以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另一方面,某些冬季多发病属阳虚,在冬季治疗很难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在夏季调治,自然界中的阳旺之气有利于上述慢性疾病康复。“冬病夏治”就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事实上,凡是秋冬季节容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都属于冬病夏治范畴,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反复感冒等;一类是虚寒性疾病,如脾虚胃痛、慢性腹泻、肩周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穴位贴敷。将多味中药碾成粉后,调成膏状。治疗时根据每个人的病症和体质不同,贴在胸前的天突和背部的大椎、肺俞、心俞等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治疗所用的膏药为各医院根据情况自配或购买,但主要组方大致相同。
“冬病夏治”从进入夏至或“三伏”开始,每10-20天贴一次。成人每次贴4-6小时,连续贴3年效果最好。儿童根据年龄酌情减少敷贴时间。除了“冬病夏治”外,有些医院还开展“冬病冬防”的治疗,作为对三伏天贴药的补充。前者是冬病夏治,重在养阴,后者是冬病冬防,重在养阳,阴阳并调,更能提高机体素质和抗病能力。冬病冬治从进入“三九”开始,也是每10天贴一次,每3次为一个疗程。
一般人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很热,还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应。有些人贴后会局部起疱,这些人与个人体质有关。如疱小,涂些碘伏,避免感染;如疱大,要到医院处理。一般一周后,起疱处会结痂脱落。但最好减少敷贴时间,避免起疱。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成人贴后4小时内不能洗澡。对胶布和药物过敏的人要慎用此法,孕妇不宜用此法。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方敏报道7月16日,安庆高速交警三大队卡口中队民警在安庆道口执勤时,驾驶员韩某未携带驾驶证并且冒用他人姓名,企图蒙混过关。经民警查实,韩某驾驶机动车未携带驾驶证、驾驶...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