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要摒弃“形式思维” 徐剑锋
5月26日,市住建委房地产市场管理处与市十里中心小学283名留守儿童开展爱心结对活动,志愿者们将每月入校与孩子们面对面进行书法、阅读,计算机等方面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安庆晚报》5月31日)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并不缺社会共识,也不乏积极探索。譬如,组建“爱心父母团队”、建立心理咨询室、视频聊天室。这些“爱的慰藉”必须坚持下去,并不断打造“精准关爱”的升级版。
应看到,每一名留守儿童的家境各不相同,需求也就不同:有的孩子掰着手指头数着父母回家的归期,必须关注“精神贫困”;有的孩子与爷爷奶奶蜗居在家徒四壁的危房中,渴望得到社会救助;有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里面,更加需要心理辅导……关爱留守儿童,既要面向全体,构建家庭、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不让一名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也应注重“量体裁衣”,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提供物质和精神双套餐,从而抚平流动时代的家庭之伤、社会之痛。
于此而言,关爱留守儿童要摒弃“节日性”问候、走过场式帮扶等“形式思维”,更加尊重个体的特殊性,并给予他们更加精准的关爱与呵护。一方面要精于找准“病根”,真正融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望闻问切”,深入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所求;另一方面要善于“对症下药”,制订个性化、差异化的关爱方案,通过靶向治疗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譬如,针对“精神贫困”,积极构建学校、企业、家庭互通平台,让留守儿童的情感诉求有渠道表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只有实现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的无缝对接,并在“缺什么就补什么”上绘就更加精准的“生存地图”,才能真正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伞,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守护祖国的未来。
新闻推荐
从建设文明社区做起,以同一把尺子检验社区文明创建;从建设文明窗口做起,调动起机关事业单位参与全民创建的积极性,创建窗口单位文明品牌;从建设文明家庭做起,开展安庆市文明家庭的评选,让文明的阳光...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