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阿爸”夏国良: 三次进藏支教写大爱

安徽法制报 2019-08-27 11:12 大字

□本报记者张清 通讯员檀志扬

怀宁县新安中学党员教师夏国良投身“组团式”援藏支教队伍,倾心付出,成为藏族孩子们的“阿爸”,在雪域高原谱写出一曲奉献之歌。他成为安徽省首批、第二批、第三批援藏教师,也是安庆市唯一一位连续三年进藏支教的人民教师。

一种使命,让他毅然进藏支教

2016年,在教育部发起的“万名教师进疆进藏支教”计划号召下,安徽省怀宁县新安中学教师夏国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去新疆支教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深知,这是一种使命和担当。

2016年8月16日,夏国良离开了正上高三的女儿,带着组织的嘱托和家人的牵挂,踏上了援藏的征途,到了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开始了第一年的支教工作。

夏国良对口的支教学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坐落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藏民族发祥地——雅砻河畔。该校是自治区级重点高级中学,那里海拔高,氧气含量低,工作当中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高原反应。到达西藏山南,初次来到雪域高原的夏国良出现高原反应,身体的不适没有让他萌生退意,而高原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在他所支援的全寄宿制学校,教师宿舍离学校有近4公里远,每天上下班需要步行40多分钟,出行十分不便。但作为援藏教师,夏国良深感责任重大,主动带了两个高三班,还兼任高三年级组的备课组组长。同时,他还积极参加该校师徒结对活动,与高三教师结对合作,定时听课、交流,通过开设夜校班讲座,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当地教师分享,带动、促进当地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初入西藏,夏国良发现困难远比想象中多得多。课堂上,学生互相递东西、喝水、吃东西、做小动作……乱成一片。而且孩子们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不能用汉语顺畅交流和流利朗读,不知道记笔记,也不会整理学习资料,甚至不知道课后要完成作业。这一切让夏国良意识到只有梦想和激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合乎时宜的教育理念。于是,夏国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大幅减少知识内容,反复找学生上黑板练习,同时多做题目,再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慢慢步入正轨,第一年他执教的两个高三班从原来的全校排名的第15名和第11名上升到第8名和第4名。

一种情怀,让他成为“雪域阿爸”

2017年上半年,由于气候不适,夏国良两颗牙的牙龈出血,他忍着牙痛给学生们上课,但讲话不利索,为了不耽搁学生们学习,他毅然拔掉了那两颗牙。在西藏最艰苦、气候最恶劣的寒假期间,他和援藏的两位援友坚持留在西藏,为学生们辅导功课,尽管居住的小区停水、停电,夏国良克服各种困难,丝毫没有动摇,带着两个援友每天吃方便面,坚持到高三放假。

在支教的日子里,夏国良每一天都在思考:这里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我能为这里的学生们做些什么?他发现,西藏的学生每一个都是“艺术家”,能歌善舞,有清澈的嗓音和美丽的名字,这让他感到很惊讶。他们真诚、热情、豪爽、率直,对心灵和精神的渴求远高于物质,他们同样期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与他们相处,他真诚地付出,真心地教授他们知识,了解他们的性格,于是,很快便和学生们成为了朋友。但西藏学生的教育基础相对较差,又有语言上的障碍,所以想要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只能采取保姆式的教育方法,教学上既打基础又教授新的知识,生活上严格管理,多讲道理,多关心,对于一些困难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爱心帮扶活动。学生们有事都喜欢找他,有个学生冬天半夜里突然打电话给他说身体不舒服,夏国良立即穿上衣服,顾不上天气寒冷,骑车赶到学生宿舍,背上学生,送到医院,使学生转危为安。

为了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夏国良一有时间就和学生待在一起,与他们聊天谈心。在两年的援藏工作中,夏国良还无私地资助了三名藏族学生家庭两万多元。

有一次在家访中,发现学生普希德吉家庭十分困难,家里连一件生活电器都没有,他感到很难过,送上随身带的500元现金。第二天,夏国良自己掏出2000多元钱购买了电饭煲、保温壶、微波炉、水壶等送到学生家中。夏国良还与普希德吉结对帮扶,每次家访都要送上几百元钱。2018年,普希德吉考取了内地大学,夏国良两次微信转账5000元生活费,并勉励他好好学习。今年7月份,夏国良又微信转账2700元给普希德吉,作为他下学期的生活费。“夏老师,这几年有您的关心,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和感激,您每一笔资助的钱我都记下来了,共有15000元,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好老师。真想叫您一声‘阿爸’。”

每当夏国良寒暑假短暂回家时,孩子们都一起唱起《感恩的心》,并献上洁白的哈达……那一刻,他感动得泪眼朦胧。

一种精神,让他攒够“一辈子财富”

在高原的日子是艰苦的,充满挑战,但也是无比充实和快乐的。课堂上,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总是能直抵教师们内心深处,神圣的使命感在一天天的日常工作中,化作行动,变成了责任与担当。

应山南市教育体育局和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请求,在安徽省教育厅同意下,2017年8月,夏国良再次入藏支教。在第二年援藏时,他带了三个高三班的化学,并担任了高三化学教研组组长。在雪域高原,多带一个班,不知要累多少。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教学中,从不抱怨,也从不叫苦、叫累。

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人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不是藏区人,却有藏区人特有的高原红,48岁的他样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他每天津津有味地给藏区的孩子们上着课。通过又一年的努力,夏国良所教的化学成绩排名靠后的三个班,慢慢进步了,最终在2018年高考前把这三个班的化学成绩提升至年级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第二年的援藏工作快结束时,安徽教育援藏队认为他讲政治、顾大局、组织纪律观念强,且教学成绩突出,严格要求自己,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是安徽教育援藏队的一面旗帜和标杆,希望夏国良能留下来继续援藏。夏国良愉快地递交了继续留下援藏的申请,誓将一腔热血温暖雪域高原。

根据安徽教育援藏队的安排,在2018年8月第三次进藏的当天,夏国良顾不上高原反应和劳累,从一单元到五单元,从一楼爬到五楼检查每个房间的配备和生活用品,一一记录下来,并打扫好房间,迎接第三批新援友的到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夏国良追求的人生境界。“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夏国良说,他将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继续耕耘,挥洒汗水,让桃李香满雅砻江两岸,让民族团结和谐之花开满雪域高原。在夏国良的诗《你是我生命里最美丽的相遇》中写道:踏“归途,惆怅又,几次回首:达娃卓嘎,你在哪里?老师,你又在哪里?呼唤穿越千万里,不思量,再次拥抱你。终于遇上了你!格桑花,雅砻河。你是我生命里最美丽的相遇。”

三次入藏支教,夏国良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抛洒在了这片雪域高原,他的朋友和同事们还戏说他是藏区支教的“专业户”。夏国良用自己的探索实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党员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贞和执着。夏国良常说:“学生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能有幸参与进藏支教工作,这是一生的光荣和财富。”夏国良说。

三年来,夏国良先后获得了山南市优秀教师、山南市教研先进个人、怀宁县优秀教师、怀宁县十佳教师、安庆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安徽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亳州市人大常委会 公示

为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人事任免质量,根据《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的有关...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