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当群众“和事佬”

安庆日报 2019-05-21 10:18 大字

他,扎根基层一线,服务百姓民生,26年如一日为群众的大事小情奔波不停,群众亲切地称他“和事佬”。

今年54岁的怀宁县秀山乡司法所所长李静,在司法所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履行着司法职责,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乡村的稳定发展中。

哪里发生纠纷,哪里就有李静的身影;哪里有艰难险阻的司法任务,哪里就有李静排忧解难的身影。自1993年担任司法所所长以来,李静每年调解民间纠纷达2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8%。

很多人觉得调解工作是一个“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差事,工作烦、苦、累,还容易得罪人。但在李静看来,这却是一项“辛苦一个人、幸福千万家”的工作。

基层工作20多年,让李静体会到:一些群众不学法、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矛盾纠纷的根源,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持久开展普法教育,让群众知法、学法、懂法、守法。为此,李静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每年开展各类普法讲座10多次,培养法律宣传骨干50多名,发放各种法制宣传资料近万份,并在全乡各小学建设了“校园法律服务专栏”,在三个村建成法治宣传广场。

李静常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事关稳定大局和百姓幸福安宁,当群众需要时,再苦再累也要在第一时间顶上。”今年3月份,栏坝社区一名群众为了自家门口的道路与邻居发生纠纷。这名群众挎着刀找到李静,希望为他“主持公道”。李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着两家人的面宣传法律法规,讲明利害关系,同时结合乡情乡理,耐心做双方思想工作。经过一上午的苦口婆心相劝和调解,使双方都认识到了错误,解开了思想疙瘩。“一件件矛盾经过调解,双方重归于好,我觉得很欣慰,因为给老百姓办事,不一定要得到什么,我觉得只要看到老百姓的笑容,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光荣。”李静说。

这些年来,无论面对多大困难,李静始终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一次,李静在工作途中发生车祸,造成九级伤残,还没等身体恢复好,就心急如焚地赶到工作岗位,依旧忘我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李静母亲今年80多岁,一个人住在乡下。由于工作忙无法照顾,他只好委托住在附近的大哥照顾,自己隔两个月去看望一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李静的内心深处,他深感对不起家庭,更多的是歉疚。但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要舍‘小家’顾‘大家’,就是要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才能对得起所热爱的司法事业,对得起全乡2.4万多父老乡亲。”

记者徐媛通讯员檀志扬钱可

新闻推荐

这个当家人不辱使命

图为江玉华(右)在走访群众。(照片由檀志扬提供)□檀志扬记者柯慧敏红花檵木灼灼如火,油用牡丹灿若雪海,红叶石楠火红艳...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