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家人不辱使命

安庆晚报 2019-05-20 10:18 大字

图为江玉华(右)在走访群众。(照片由檀志扬提供)□檀志扬记者柯慧敏

红花檵木灼灼如火,油用牡丹灿若雪海,红叶石楠火红艳丽。晚饭后,孩子在村民广场开心地玩耍,老人聚集在一起聊天,等待着晚上乡村大舞台上演的好戏……说起这些年来高楼村喜人的变化,不能不提到它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江玉华。江玉华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使得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昔日荒山岗如今果绿红

怀宁县黄墩镇高楼村人口3358人,早些年随着村民外出打工和城市化的变迁,该村虽拥有千余亩山场林地,但除少量老矮林、零星菜地,基本是野草丛生、杂树遍布。

面对这种状况,江玉华认真研究,准备引进蓝莓种植,将蓝莓种植产业化,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一些村民担心土地流转出去会失去收入保障,对种植蓝莓也持怀疑态度,土地流传一度陷入停滞。江玉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挨家挨户做工作,土地流转终于得到了村民一致同意,流转农户土地800余亩,建设蓝莓种植基地。围绕蓝莓产业,高楼村发展成旅游观光、鲜果采摘、农家乐三合一的集群产业。

昔日的荒山岗,如今是春绿夏果秋冬叶红,成了亮丽的风景,村民们也享受土地流传带来的红利。在培育壮大蓝莓产业的同时,江玉华不忘农业大村优势,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领导成立高楼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大户10余人,流转耕地2000余亩,进行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规模种植。

一心助脱贫过上好日子

“当村书记就是要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江玉华挂在嘴边的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村民何某独自一人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自己患风湿病,家里一贫如洗。江玉华主动担任何某的帮扶人,让何某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解决了他看病难的问题;鼓励他开农家乐,帮其争取装修补助,江玉华一手负责将普通平房改造成温馨舒适的农家乐。农家乐开起来,江玉华又为其客源操心,不厌其烦地向前来采摘蓝莓的客人推介。现在的何家,子女成功就业,农家乐客源不断,何某顺利脱贫。

江玉华根据贫困户的实际,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措施,不厌其烦地推销村里的扶贫鸡、扶贫鸡蛋、扶贫猪肉等各种扶贫特产,一遍遍地跑本地企业,帮助贫困户对接,解决就业。2017年,高楼村脱贫20户,脱贫率达到100%。

关爱留守人温暖群众心

江玉华既要当群众的带头人,又要做群众的贴心人。两年前的汛期,大水冲毁了农田,冲进农家。江玉华带领8名党员连夜动员地势较低的18户转移,挨家挨户做工作,82岁的郑奶奶中风卧床,舍不得离开家。江玉华做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上门劝说,郑奶奶终于同意转移。18户25人分别被妥善安置在敬老院和亲友家。由于行动及时,在那次暴雨来袭时,全村无一人伤亡,江玉华悬着的心总算落下。

高楼村留守妇女800多人,承担劳动、操持家务、抚养子女、照料老人等重负,江玉华积极探索,通过留守妇女自主、优秀妇女扶助、妇联组织引导、兴趣爱好凝聚等模式,31个村民组先后成立留守妇女互助组,共同帮扶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承担公共场所卫生保洁、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等活动,开展轮流帮做农活、交流谈心等活动,温暖了全村群众的心。

建设好家园旧貌换新颜

2015年,为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江玉华第一时间向镇里递交了申请,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江玉华联系了村里的成功企业家“求”捐助,又挨家挨户鼓励村民自筹部分资金,还说服工程老板延后账期。没有建设经验,江玉华就四处学习。美丽乡村建设要占用个别农户家部分用地,她磨破了嘴皮,终于说服了村民无偿让出用地。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高楼村利用绿树、翠竹、清塘、水渠等自然肌理,注重田园特色,不大拆大建,不毁林填塘,整治农村环境,提升村庄风貌,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拆除破旧厕所、辅房35处,新建改造住房117幢,卫生改厕98所,新建公共厕所1所,迁移架设杆线21根,修路4.8公里,建三格式化粪池74个、沼气池24个,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76盏,修建暗沟暗管720米,兴修护坡当家塘2口,石砌渠道300米。高楼村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旧面貌焕发新容颜,引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生态种养和农家乐成了最受欢迎的创业项目。

江玉华先后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怀宁县劳动模范,并光荣当选为安庆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如今,高楼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阔步向前,面对这一片焕发生机的沃土,村民们喜笑颜开……

新闻推荐

“孔雀”飞到哪去了 张明润

陪江苏省社科院吴教授夫妇驱车去怀宁小市镇,行至半路,下小雨,到小市时,大雨滂沱。还是春天,这个时节下这样的大雨并不多见。面...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