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发现 稀有汉代陶棺墓

安庆日报 2019-04-01 09:45 大字

本报讯由于近期怀宁县观音洞水库水位较低,暴露出一处陶棺墓。该县文物局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对陶棺墓进行清理工作。

该墓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兴修水库时遭到破坏,后长年经水淹冲洗挤压,导致棺内变形变窄,损毁非常严重,仅部分残存棺底暴露在外。调查发现,该陶棺长210cm,宽70cm,内宽30cm,残深37cm,陶棺壁板为内空格子式,内空:长20cm×宽20cm,高为棺壁板的高度。墓内壁板底部印有花纹,有飞马、蛇尾人身、连钱纹等纹饰,初步判断为汉代陶棺;同时在棺的一头发现残留文字三个,最上面一字已经破损,很难辨认,但下面“太仓”二字经清洗,清晰可见,字为反向字,可能在制模时为正模,所以印制在棺壁为反字。专家推测,文字可能是当时烧制该陶棺的作坊名称,或者是制作陶工的姓名。

据了解,我国陶棺发现不多,史料记载,大多陶棺用来火化后二次下葬,或者小孩死亡后用陶棺埋葬,故陶棺规格一般不是很大,长度大约均在60cm左右。而怀宁县发现的该陶棺虽然残存不多,但尺寸基本接近正常棺木。由于类似陶棺在怀宁县及周边区域是首次发现,因此具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通讯员钱续坤汪黎明)

新闻推荐

胡允恭:早期共产党员的不平凡一生

1978年秋,胡允恭(二排左二)在合肥与学生合影胡允恭开栏语从1926年9月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