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章立制、典型引领等措施,引导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怀宁:

安庆日报 2018-03-29 09:36 大字

3月19日,在怀宁县雷埠乡曙光村韩上屋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韩小平告诉笔者:“我们这里凡是组里有红白喜事,在家里的老老少少都会来帮忙,同时拿上两元随礼钱,钱虽然不多,但是代表我们组每个人的浓浓情谊。”

据了解,这个组无论红白喜事,主人家都不会大操大办。乡里乡亲要随礼,也只随两元钱,这一“村规民约”已经坚持了54年。

韩上屋组共有59户220多人。年轻人都在外边打工、经商或工作,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家家都盖起了小别墅,大部分人家都有了私家车,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谁也没想过要把两元随礼这个“价码”涨起来。

去年腊月23日,村民韩旺红儿子补办升学宴,子亲房人都来帮忙。其他50户当天每户送去两元随礼钱,不在家的就叫左邻右舍垫付。看到人手不够,好多村民都主动留下来帮忙买菜、烧饭等杂事。“子亲房都不收随礼钱。组里每户象征性收两元。”韩旺红说。

对于恪守“两元钱随礼”风俗50多年未变,村民们的表现近乎有些固执。韩加水说,现在家家户户生活条件好了,两元钱做不了大作用,所以,这个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在于情谊的大小。

韩上屋组,红白及各种喜庆事宜,都是简办,不比排场,不比阔气和铺张浪费,更不相互攀比,还规定摆一桌酒席不超过300元。

在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时,村民却自发筹资,建起了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里面包括公共食堂、议事场所、音像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现在,韩上屋组随处可见整洁干净的小路、环境幽雅的村居。“以简朴为荣、以节约为美”的社会风尚已经在这里生根。

去年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当地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让节俭文明的风俗发扬光大。

移风易俗,每月省下60万

“这个春节过的舒坦,放鞭炮明显少了,耳根也清净了许多。还有就是村民婚丧嫁娶没有一个大操大办,也没有搞封建迷信活动。我们真心支持农村移风易俗。”说起春节期间的变化,村民产四海还是津津乐道。

产四海是腊树镇健康村村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1月份,他父亲去世,产四海带头移风易俗,丧事简办,节约费用5万多元。

“其实移风易俗村民们都从心里赞同,但谁也不愿意挑这个头,主要是不想背上一个不孝名声。我们镇年初开展了‘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行动,着力解决农村在婚丧嫁娶事宜方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等问题,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后,全镇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的所有屋场,均成立了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各付其责。并且对烟花爆竹燃放、酒席和送葬车辆都有标准和数量限制,并全程监督。三个月时间,为群众节约开支达180万元。”在腊树镇,镇党委书记李曹林向我们介绍说。

“这么做,一个节约些,第二个花炮少放,也干净些,现在是人人都拥护这个事情。”腊树镇村民叶雪根坦然地说。不久前,龙山村80岁老党员方金旺去世。家人操办后事可谓按章办理:在儿子方勇主持下,召开了一个简朴的追思会,之后就将老人遗体火化了。“父亲是个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简办父亲的后事,一是遵从老人的遗愿,二来移风易俗没有局外旁观者。”方勇说。

怀宁县腊树镇党委、政府率先在全县启动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全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宣传移风易俗整治规定、细则、倡议书,推选屋场或(房头)理事会(主事)人员,党员、干部、村民组长、理事会成员签订承诺书,成立屋场问事、主事,户户遵守签名留言簿,建立屋场包保镇干、村干、组长、代表、理事会成员各自职责和信息网,明确违反规定应急处理的措施。

同时,镇村党员干部带头,以关键作用带动绝大多数,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迎来乡村文明新风尚。

幸福大院,免费向村民开放

3月19日,在怀宁县月山镇小元村黄家老屋幸福大院,镇文化站组织文艺志愿者在这里举行送文艺下乡活动,组里的老老少少都来观看,就连隔壁的几个村村民都赶来凑热闹。“这个幸福大院建得好呀,不仅经常开展活动,还带好了自里的好风气。”村民黄方银乐呵呵地说。

怀宁县月山镇小元村黄家老屋地理位置较偏僻,村庄集中地环境差,村民组的老年人生活条件有限,文化活动匮乏。2015年,村民黄定伦把村民召集在一起,提出建设一个幸福大院的想法。

“可以搞,我出15万。”在深圳发展的黄定祥当即表态。

“我出10万,我在老家,建活动中心具体事宜我负责操办。”黄定伦承诺。随后,黄家老屋几个年轻人都你一万我两万的表示支持。

“村子入口处就是7、8间旱厕,和一个大垃圾场,还未进村先看垃圾,还未进村先闻臭气。把这些厕所拆掉,垃圾清除,就地为黄家老屋建一个幸福的大院吧。”黄定伦说。

选址之后的几个月里,黄定伦跑规划、跑设计、定方案、搞拆迁。“一般来说拆迁都是个难题,但我们这次拆迁没花一分钱,没费一点事,大家都主动拆除自家的厕所,为幸福大院让路。”黄定伦说。当年10月23日黄家老屋幸福大院正式动工时,全村民组捐款达140万元。

“幸福大院”竣工后每天都向村民开放,不仅有免费空调,还可以看免费电影、玩免费棋牌、听免费黄梅戏。黄家老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个月还可以来这里免费吃两顿大餐。黄家老屋的“幸福大院”不仅是组里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是组里人议事、办大事的场地,村民们红白喜事、升学、添子、聚会等活动都可以在“幸福大院”内举行,现代化的大厨房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在这里办大事省钱省心省力还热闹。

为了给后代留下记得住的乡愁,“幸福大院”落成时购置了龙灯、狮灯和锣鼓等乡村文化设备,成立了乡村戏班,现在逢年过节,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在村子里舞灯唱戏。“我们平时在外地发展,家里的老年人都还在村子里,农村条件有限,他们娱乐休闲的资源匮乏,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幸福大院,老年人在家就不孤单了,我们有力出点力有钱出点钱也是应该的。现在乡里乡亲都聚集这里谈天说地话发展,大家更团结了、和谐了,现在这个大院就是我们幸福的大家庭。”黄定祥高兴地说。檀志扬

新闻推荐

买了房,大梁还得另交钱?经本报介入,开发商已退款

经本报介入,开发商已退款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