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一粒籽,萌发希望花——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侧记
[摘要]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侧记
本报记者 李跃波
传统戏曲进校园,“文化因子”润童心。 9月28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安庆市共同举办的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安庆市黄梅戏进校园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在宜城举行。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推动戏曲进校园,是传承、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重大文件中,均提出面向青少年普及传承戏曲艺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在总结全省“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安庆市“黄梅戏进校园”、宿州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省委宣传部精心筹划了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活动。
安庆,戏曲底蕴深厚。让这座城市更有“戏”,不仅要“有戏唱”,还要“有人唱”,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2015年秋季开始,安庆启动了“黄梅戏艺术进校园”活动,累计试点学校45所,参与学生近6200人。受到传统艺术熏陶的同学们,在当晚的舞台上一展风采。怀宁县实验小学创作的黄梅戏情景剧《戏韵流芳》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安庆市双莲寺小学带来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对花》活泼俏皮,充满了童趣;安庆市十里中心学校同学表演的黄梅大鼓《安庆小妹》,展现了黄梅戏与民间说唱交相融合的韵味……小演员们的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让人们欣喜地看到,在黄梅戏故乡,一代新苗正茁壮成长。
俗话说“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安庆的很多娃娃打小耳濡目染,成为黄梅戏的“忠实粉丝”。这不,11岁的潘星宇和奶奶郭幼华一起登台,来了段黄梅戏家庭秀,赢得阵阵喝彩。
江淮大地,戏曲流芳。当晚的舞台上,省徽京剧院专业演员带来的京剧《三岔口》选段、徽剧《贵妃醉酒》选段,省泗州戏剧院带来的泗州戏表演唱 《拾棉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郑玉兰、董家林表演的黄梅戏联唱《一月思念》《龙归大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或雄浑高亢,或婉转悠扬,或欢快热烈,让现场大中小学生充分领略了地方戏曲的魅力。
两个人一条桌,一句台词没有,全凭肢体动作演绎剧情,武打更是真功夫……京剧《三岔口》选段让安庆市德宽路第二小学六年级学生吴海燕着了迷。 “原本以为京剧就是咿咿呀呀,没想到表演这么细致传神,功夫更是棒极了! ”
安庆市双莲寺小学副校长江四萍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开始,该校启动了戏曲进校园工作,组建了黄梅戏社团,邀请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或专业演员来给孩子们授课,一年多来,孩子们参加了10多项活动,自信心明显增强。
“戏曲艺术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以京剧、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等为重点,兼及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将在合肥、宿州、马鞍山、芜湖、安庆五市和宿松县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通过“开展一项活动,纳入二种课程,壮大三支队伍,搭建四大平台”等真招实措,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目标。
振兴戏曲艺术,要从娃娃抓起。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满怀信心地说,“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成为普及戏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满足广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成为富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赶往火车站。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编者按 回乡过年热闹,留城过年自在;回乡过年破费,留城过年冷清;回乡过年传统年味浓,留城
1月日午夜,北京站广场,一位旅客匆匆赶往火车站。本报记者王伟伟摄编者按回乡过年热闹,留城过年自在;回乡过年破费,留城过年冷清;回乡过年传统年味浓,留城过年也有新乐子;回乡过年阖家团圆是老传统需要传...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