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踏寻独秀山的风

黄山日报 2016-07-02 07:43 大字

□ 程 默

我们一行20余人乘中巴车去参观独秀山的时候正是暮春时节。在此之前,我曾登上过独秀山顶,但这一次,我是冲着“陈独秀因山而得名”去的,所以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中巴车九曲回环才到达山顶停车场,走在混凝土浇筑的通向最顶端的电视差转台的台阶上,比较强的山风拂乱了我们的头发。放目四周,我仿佛置身在一个陌生的世界——目力所及,完整的山体又被截除了几处,显得那样刺眼;新添的坟茔挨着盘山公路,挺上半山,怎么看都有一种大煞风景或亵渎的味道;东南面,成片的松树被山火烧得枯黄,显得茫然而无序……几棵幸存的常青树孤独地立在一片枯黄中,我的感觉便如同沐浴夕阳的余晖,在独秀山风的吹拂下,心情愈加凝重。

“潜岳绵亘,落平冈百里,顿起此峰,形势突兀,条干所为,明析可数”“西望如卓笔,北望如覆釜,无所依附”(见康熙年间《安庆府志》)的独秀山,又名独山、卓笔山。晚清光绪五年间生于怀宁县渌水乡(今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的陈仲甫先生,首次取用家乡独秀山中的“独秀”二字为笔名,独秀山因此闻名遐迩了。

文友们在畅谈着,我的心情也便在这种热烈的交流氛围中渐次明朗了起来。在这样一个集体性的活动中,喜欢用文字来纪行的我们,总要为自己即将落笔的文字找一个目标:或一棵树,或一块石头,或者是那抗站时期筑起现在已拆除徒留一块碑记的碉堡,但我睁疼了眼也找不到,只好放眼于四周——浩浩一座山,没有一块惹眼的石头,没有转弯抹角的山道,没有拂拂垂披的繁草,也没有山溪沟涧小桥流水,只一味地坦荡。除了差不多是清一色的松树以及那几处止痛膏敷出的色彩,没有别的什么色相。山脚下,318国道像一条灰色缎带,被“风”吹得逶迤而去;一沐春风万顷黄的油菜花,簇拥着错落有致的民居绵向远处……在通向长江边的居民区深处,我浑浊的目光似乎看到了青砖黛瓦、雕梁飞甍,也看到了满面春风、挥手作别家乡的陈独秀,正“书生意气亦风流”地在异地散发着“五四”运动的传单,传单在锐意的运动之风的吹拂下,燃起星星之火,燎原般唤醒了沉睡的国人。往事如风,时间虽模糊了他们的面孔,但历史记住了他包括他们的飒爽风姿,而身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他,却依然那样扑朔迷离,让人向往得要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在这样的独秀山顶重温历史,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独秀山顶徜徉,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阳光很好。在好心情好视力的作用下,地上青青的嫩草,在山风的吹拂下,频频向我们点头。我继续凝望那虚幻中的青砖黛瓦、雕梁飞甍,企图在眼前再现“一石击引千层浪”的陈独秀先生的幻象(陈独秀的《〈双杆记〉叙》和《爱国心与自觉心》两篇文章,在1914年11月10日《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上同时发表后,在留日学生中掀起轩然大波。章士钊评价道:“仲甫一石击引千层浪,能引起海内义士深醒,功在今日……),但我的视线莫名地模糊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代需要“雨霁高崖夜,飞流挂玉红”的阔大胸襟,需要“飓风落古木,秋月满寒空”的火热激情,也需要“世事吾何与,溪毛自不穷”的适时气度和“时沽茅店酒,细酌对村翁”的处事淡泊。(清代昝葵赞秋日独秀山原诗为“雨霁高崖夜,飞流挂玉红。微风落古木,秋月满寒空。世事吾何与,溪毛自不穷。时沽茅店酒,细酌对村翁。)

人的期望是无限的,因此,遗憾在所难免。坐在回程的中巴车里,我思绪不绝地回望独秀山时,心情却像山下的微风一样,舒缓宜人了——余秋雨先生在《三峡》一文中说白帝城熔铸了两种声音、两种神貌。以这种心境看来,独秀山也熔铸了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以及和平年代里我们对自然的朝觐和对山体的适度利用。些许容颜被悄然改变的独秀山啊,依然耸立在记忆里。

新闻推荐

安庆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四村镇(乡)五家单位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本报讯 近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安庆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等四村镇(乡)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市国家税务局等...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