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这封回信迟到78年”
[摘要]阅兵日,听抗日名将蔡炳炎之子说给父亲的话
○抗日名将蔡炳炎
1937年8月22日,初秋的清晨,合肥籍抗日名将蔡炳炎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3天后,他便在淞沪会战最为激烈的罗店之战,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2015年9月3日,78年后的今天,也是初秋的清晨,蔡炳炎的幼子蔡浙生,这位八十岁的老人身着正装,神情肃穆。天安门城楼就在不远处。身为英烈子女,他与陈赓大将之子陈知非同车受阅,跻身第一方阵。
此时,此刻,此地,蔡浙生告诉记者,他想完成此生最为郑重的使命:在阅兵日,以口述的形式,给父亲回复一封家书。
这是一封迟到78年的回信。
抗日名将蔡炳炎最后的两封家书,分别留于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8天和第9天,而他本人则在第12天殉国。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账目,由你管理……保、亚、浙等几辈均好吗?甚念!”
——“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提笔写信之时,蔡炳炎虽身在常州洪庙,但已敏锐地判断到淞沪会战必是一场恶战。临危修书于妻,托付、决绝之意,溢于言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蔡浙生回忆说,这两封最后的家书一直被母亲赵志学小心珍藏,甚至用绫裱好,一路从南京带至重庆、辗转香港、台湾又到了美国新奥尔良。两万里路之遥,两万里情之切。
考虑到两封家书对启迪后人有着重大意义,1987年7月7日,定居合肥的赵志学将它们送往北京,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
“我母亲没有来得及回信,即使回了父亲也收不到了。” 蔡浙生说,今天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置身其间,感慨万千。就在大阅兵现场,由他口述,记者代笔,给父亲回信一封,算是对父亲信中所记挂诸事的一个交代,也了却他长久以来的一桩心愿。
——回信如下:
父亲,来信提到“沪战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您对抗日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淞沪会战果然成为了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您在信中誓死抵抗的决绝之情,我辈均深受鼓舞。
而今,我想告诉您,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特别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最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取得了对外抵抗侵略全面、彻底的胜利。请您放心!万勿挂念!
在您的绝笔信中,提及“瘦弱无忠骨”的勤务兵周难,竟然在过汉时趁机潜逃。您斥责:“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此爱憎分明的态度,对后代有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也得到了人民和国家的肯定。
殉国前夕,您所念家事有二,大姐蔡慕兰的婚事,幼子——我的成长。而今容我向您一一回禀。
大姐慕兰与姐夫方皖生如你所愿,结成秦晋之好。解放后他们定居重庆,相依相守六十余年,白首偕老。
当年您殉国时,我方才是个一岁半的幼童,刚刚学会走路。没料想,却是您信中最为挂念的“老八”。您嘱咐母亲,“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解放后我读了书,14岁就参加工作,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工队,是中国共产党教我学习、做人和工作。我先后在怀宁县文化馆,合肥银行,合肥钢铁公司,省、市政协等部门工作,既是民革党员,也是中共党员。而今我已是八十岁的老人,含饴弄孙,四世同堂。
最后,我想告诉您,您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早已经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肯定和崇敬。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您为革命烈士。次年夏天,合肥市人民政府将您的灵柩葬于合肥蜀山烈士陵园。
在您的迁墓仪式上,母亲赵志学特意从美国赶来,伫立在棺前,抚摸许久。此后,终身孀居的母亲迁居合肥,统战部门与侨办特意为母亲在合肥双岗新村提供了一间两居室住所。母亲一直在此居住,至1992年离世与您合葬。从此,双亲大人,生同衾,死同穴。你们的爱情终得完满。
古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78年过去,荣膺祖德,您信中所念诸事均圆满解决。
今日,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举行盛大阅兵,意在告诫子孙后辈——不忘历史、振兴祖国、珍爱和平,更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我中华民族,已巍然崛起。
是为回禀。
老八浙生 叩书
于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之时
(通讯员孙龙对此稿亦有贡献)
本报记者 徐颖奇/文 郑成功/图
新闻推荐
将爱心人士为部队捐赠的生活用品送给更需要的人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