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抗倭殒淞沪,胜利阅兵儿代父合肥籍名将蔡炳炎之子蔡浙生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摘要]合肥籍名将蔡炳炎之子蔡浙生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天安门将举行阅兵式,英烈子女代表等被邀请参阅仪式。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获悉,抗日名将蔡炳炎的儿子蔡浙生将参加阅兵式,他也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由民政部指定参加天安门阅兵仪式的人员。 昨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来到合肥市钢苑新村小区,采访了蔡浙生老人。
潜意识里受父亲影响
年幼时蔡浙生对父亲并不了解,“最初让我对父亲有些印象的是,我在金寨县读小学时,因为是烈士后代,学费都是全免的。后来被安庆初中录取,也有父亲是烈士的原因。”
在未满14周岁时,蔡浙生步入了社会,被安庆地委文工队录取,后又先后到怀宁县文化馆、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期间,蔡浙生参加合肥银行学校的考试,还没读完初二的他顺利考入了调干班。在学校深造期间,蔡浙生被调入合钢工作。
在合钢工作了29年后,蔡浙生进入合肥市工商联工作,其间担任过副秘书长、副主委,并被推荐为省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委员。此后,他又被调往合肥市政协,担任副秘书长。“他工作很认真,在家庭和工作之间选择,总先以工作为重。”蔡浙生的老伴告诉记者。
“在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一切以国家、集体利益为先。父亲的这种精神,其实跟我后来多年受到的教育是一致的。”蔡浙生告诉记者,在了解到父亲的事迹后,潜意识中,他也会受到父亲的影响和激励。
将近80岁身体还很好
省民政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将蔡浙生的相关资料上报给了民政部,而蔡浙生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由民政部指定参加天安门阅兵式的人员,还将参加彩排工作,“他的身体状况符合民政部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还安排了民政系统一个工作人员,和他本人的一个子女跟随,在阅兵式前做全程陪同。” 记者了解到,8月下旬,蔡浙生就要去北京参加彩排。
将近80岁的蔡浙生身体很不错,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打打太极,做做气功。在记者面前,他做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虽然现在顶着“抗日爱国将领子女”的光环,但蔡浙生平日提起父亲的次数并不多。对他而言,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过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能参加天安门阅兵式,他觉得很光荣,但不会去刻意做什么,一切都如往常,平平淡淡地过。
孙龙 本报记者 王翠/文 项春雷/图
4
蔡浙生拿着父亲年轻时的照片,两人长得很像。
对参加阅兵感到光荣
蔡浙生穿着朴素,家里干净整洁,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副书法作品,上面用毛笔字写着”抗日英雄浩气长存 淞沪会战名扬環宇”这是一位书法家赠送的。
蔡浙生出生于1936年,如今已年近80岁,但精神矍铄,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提到参加天安门阅兵式,蔡浙生告诉记者,他对此感到很激动,“这对先烈来说,是一种纪念和安慰。对先烈的后代来说,也是一种光荣。”
虽然父亲蔡炳炎牺牲时,蔡浙生还在襁褓中,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在他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变得越发鲜活。他至今还珍藏着父亲的一张大照片。照片上,身着军装的蔡炳炎看起来温文尔雅,就像一个白面书生。
理解父亲舍家为国
蔡炳炎1902年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父亲参加过东征和北伐,他作战勇敢,一心想结束军阀格局局面,统一中华。”蔡浙生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此时,蔡炳炎在南粤任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本来没有命令要求父亲上前线的, 但他却主动请缨要参加抗战,保家卫国。”蔡浙生说,对父亲这一点他很钦佩。而蔡炳炎随后被调往庐山领命。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蔡炳炎旅于8月20日抵达常州洪庙待命。身为军人的他很清楚战争的凶险,他连续给家人写了四封家信,有两封是给妻子赵志学的。在其中一封中,他写道:“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老八”就是蔡浙生。“我儿时小名叫小八子。”蔡浙生说。襁褓中的婴儿,怎么就能看出“资质甚佳”呢?“父母看自己的孩子,不都是好的么?”蔡浙生说,他从中看到了父亲对家人的爱,“但他也爱国家,没了国,哪会有家?我能理解,这是他作为军人的义务和职责。”
儿子心中的“大男人”
在那封信中,蔡炳炎还提到了一个叫做“周难”的人,叮嘱妻子此人“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他是父亲的勤务兵,战争前潜逃了。这对父亲来说是一种耻辱,他决定不相往来,可见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1937年8月22日晚,蔡炳炎率全旅5000名官兵,向苏州、嘉定方向突进,想在沪郊的罗店——浏河一带迎战登陆日军。24日,战士们分散在棉花地里展开战斗,日军丢下几十具尸体退去,蔡炳炎旅迅速推进到罗店,守护镇西阵地,入夜后又一举歼灭了前来偷袭的约两个排的敌军兵力。
8月25日,敌人在飞机和军舰炮火的支援下发起攻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蔡炳炎奉命率部应击。“在危急的形势下,父亲没有后退,反而又把指挥所向前推进了100米。”就在这场战斗中,身先士卒的蔡炳炎不幸胸部中弹牺牲,时年35岁。
“……他这时还扬着手高呼前进!前进!及至他左右的卫士和看护,扶他倒下绑扎的时候,他喉中‘前进\’的声浪,还由他最后的几次微弱的呼吸中传吐了出来,一直到他双目阖闭为止。”对于蔡炳炎的牺牲场景,1937年10月23日上海《救亡日报》是这么描述的。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一个大男人。正义的战争,会让人变得积极而且勇敢。”蔡浙生说。
1
5
□人物简介
蔡炳炎,1902年生,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〇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
1937年8月25日,蔡炳炎壮烈殉国。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6年,其灵柩迁葬于合肥市。
2
3
新闻推荐
将爱心人士为部队捐赠的生活用品送给更需要的人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